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变迁推动着政党回应社会的方式的转型。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其中一个突出特点便是个体的崛起。社会的变迁推动执政党与社会关系的调适,党的十八大提出服务型政党建设,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就农村基层党组织而言,服务型政党建设内在地要求其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也要着力贯彻这一理念,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在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所承载的任务却有所区别,对于村级党组织而言,服务型村级党组织建设必须围绕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实际展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农民在改革开放这一大浪潮中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极大地改善了其生产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不自觉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关系方面造就了农民的个体化状态。农村社会结构和村级党组织的生存土壤也随之变动。农民的个体化状态对村级党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权威和组织功能等方面产生了相应地影响。村级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社会的领导核心,服务型村级党组织建设必须直面当前农村农民的个体化这一发展趋势,服务型村级党组织建设必须多措并举,从组织理念、组织结构、组织调适、组织融入等多角度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首先,要科学定位,科学认识领导就是服务;其次,动态调整组织结构,构建适度弹性组织管理新机制;再次,合理调适农村基层组织关系,构建农村基层组织“一主多元”新格局;最后,着力开发组织新功能,拓宽组织服务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