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66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学校道德教育主要资料的德育教科书,其文本中所蕴含的德育价值内容对树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从文本中探究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发展,是对德育教科书选择和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解读,是对学校德育价值取向的反思。论文以“初中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为题,按照初中德育教科书如何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重点以新课改以来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初中《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为分析对象,并辅以各个阶段德育课程标准(大纲)的解读和其他出版社德育教科书文本的对比研究,剖析我国初中德育教科书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论文尝试从初中德育教科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外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吸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与融合”三部分对初中德育教科书实际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初中德育教科书的价值追求”对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总结与展望,从如何处理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外国与中国的关系对初中德育教科书价值走向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分析探讨,论文认为,从实然的角度来看,我国初中德育教科书在空间上体现了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在时间上反映了其价值取向恒定与嬗变的特点;从应然的角度来看,我国初中德育教科书中应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平衡、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整合。从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初中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实然也反映了应然的要求。未来德育教科书的发展应该立足中国当下,正确处理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外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充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纳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在倡导人类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融合到德育课程和教科书之中。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古筝的气和韵谈起,阐述了自己对古筝气和韵的理解,探讨了气与韵的结合与统一,希望为古筝演奏者提高帮助。
采用大型双室真空渗碳设备对20Cr Ni2Mo钢进行不同工艺真空渗碳淬火,结合金相、显微硬度和表面碳浓度等分析,结果表明:试样渗碳层深度为2~3 mm时,总渗碳时间为550 min,渗碳扩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而社会主义荣辱观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中职英语教学作为国民教育的一
在促成我国农产品消费终端价格上涨的多重因素中,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以"农超对接"为代表的新型流通渠道成为解决问题的良策之一。该文
早在1996年,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就在其《数字化生存》中指出:“比特(计算机的最小存储单位),作为信息时代新世界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  
报纸
本研究以多环芳烃芘(pyrene)为生物降解研究的模型物,利用本实验室筛选到的三株多环芳烃降解菌(GY2B、GP3A和GP3B)来构建混合菌。对比了不同组合混合菌对芘的7d降解效果,以降解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