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乡村振兴进程中乡村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eo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以农村三产之间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来促进农村产业兴旺,更是被视作新时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此背景下,近年各类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有力助推乡村经济繁荣发展。大量实践表明,农旅结合的乡村旅游业作为农村三产融合的代表性产业,表现出促进脱贫致富、积累发展物质财富、提升农民精神面貌、创造涉农就业渠道、吸引高端人才流动、保护传统文化等积极效应,且具有广泛适应力与旺盛生命力,为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与多功能扩展、农村美丽繁荣和农民增产增收注入新的带动力。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与文化大省,在发展乡村旅游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受发展视野有限、整体规划不足等因素制约,当前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尽快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过度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突出问题。据此,立足于省情农情,有待围绕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与和谐发展,借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包容性与向心力,进一步引导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健康成长。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依据对中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本判断,依托于乡村振兴的时代大背景,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农村社会学、企业管理学等理论和方法,以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为线索,根据“理论基础辨析——基本格局廓清——现存问题透视——国外经验借鉴——发展对策建议”的研究逻辑,坚持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与典型个案分析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归纳法与演绎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际、定性与定量、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宏观与微观等多种角度,力求从环境保护、经营模式、人力资本、基础建设、品牌宣传等角度透视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并在国内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从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政府引导支持力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色旅游产品创新等方面出发,全面优化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路径。
其他文献
据央行披露,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105.17亿美元,较11月底下降410.81亿美元,降幅为1.3%。2016年外汇储备累计下降3198.44亿美元,储备量逼近“3万亿”关口(1月8日《人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沉积物重力流从最初的经典浊流沉积模式发展到现在的滑动、滑塌、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浊流等多种重力流分类模式,可谓百家争鸣,但由于水下环境的复杂
为帮助上市公司纾解股票质押风险,多个纾解股票质押风险的政策已在途中。  又一单违约爆出,“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宣告债券违约。  11月5日,上海清算所公告,未收到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2018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的付息兑付资金。截至11月5日收盘,雏鹰农牧股价报收1.61元。10月19日,该公司股价曾跌至1.37元,为上市8年来最低股价。  纷纷进场纾困  2018年以来不少上市公司股价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