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间接中断风险的制造商采购定价与供应结构优化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参考学者Bimpikis(2019)提出的间接中断风险概念,建立基于制造商、中间商和供应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考虑制造商在面临间接中断风险下的采购策略和供应结构优化问题。在第三章基础模型中,先用逆向归递法分析中间商的最优订单分配方案,再基于中间商的分配方案分析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首先,通过对中间商订单分配的单位利润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中间商可能的订单分配方案;其次,分别在完全中断假设和部分中断假设两种情形下,分析中间商每种订单分配方案下制造商的期望到货量;最后,基于中间商订单分配方案求出制造商采购定价范围,并结合制造商期望到货量和采购成本进一步优化采购定价策略。研究表明:(1)制造商的采购中断程度是关于采购定价的分段函数,这意味着只有当采购定价超过某个阈值时才能有效缓释采购中断风险;(2)部分中断假设条件下制造商的期望到货量相比于完全中断假设条件下显著增加,这意味着制造商采取措施保证不可靠供应商在间接中断事故发生时,承诺部分零部件的供应很有必要;(3)制造商的采购定价策略能影响中间商的供应商选择,这意味着制造商可以优化采购定价策略,使得中间商减少极其不可靠或者管理困难供应商的订单分配数量。在第四章扩展模型中分析制造商采取双源采购策略时的供应结构优化。首先,结合相关假设分析中间商的订单分配方案;其次,分别从制造商采取统一和差异化采购定价策略两种角度分析可能形成的供应结构;最后,分析对比所有可能供应结构下制造商的期望到货量和采购成本,进一步优化供应结构。研究表明:(1)制造商采取统一定价策略时,采购策略优化后的期望到货量和采购成本与单源采购相同,这表明制造商采取双源采购策略的失效;(2)对比分析制造商所有可能供应结构下的期望到货量和采购成本发现,在期望到货量相同时,差异化采购定价策略相比于统一定价策略总是更具成本优势;(3)当且仅当制造商供应结构中包含可靠供应商时,制造商才有可能通过优化采购策略和供应结构完全规避间接中断风险,这表明制造商只有将完全可靠的供应商纳入到供应结构优化中,才能建立完全规避间接中断风险的长效机制。本文从现实背景和理论研究两方面剖析了间接中断风险的相关性质,强调了制造商优化采购策略和供应结构的必要性,特别是通过分析制造商采购策略对供应结构的影响与优化。未来关于供应链间接中断风险的研究应考虑其多层级的本质,探讨更多风险管理应对措施,降低下游企业的采购成本,减少采购中断损失,同时增加供应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购已成为人们重要的购物方式,不少企业纷纷在保持传统零售渠道的同时增设网络渠道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实现企业的利润,形成了双渠道供应链经营。其网络渠道的开设增加了利润的来源途径,然而由于网络渠道在商品直观感知上的缺陷,导致退货量较大,尤以无缺陷退货居多,加之退货条件宽松,全额退货成为主流,尽管退货运费的处理遵循过错原则,但是对于过错的界定仍然经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