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相关平台的建立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RNA(microRNA)是一类重要的非编码RNA,通过在转录后水平上抑制靶基因的mRNA翻译或降解靶基因mRNA来发挥作用。根据miRBase数据库,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678个人类的microRNA基因,并且有证据表明在人类中尚有大量的microRNA有待发现,microRNA的总数可能会更多。目前认为microRNA参与很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如转录因子调控网络,发育过程中的时序控制,神经突触形成,细胞增殖,细胞死亡,细胞分化等。microRNA的研究成为生命科学中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利用生物信息方法研究microRNA的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索。 目前有多种计算生物学的工具用来预测哺动物中microRNA的靶基因(miRanda,TargetScan,PieTar),但得到实验验证的靶基因数目远远小于通过计算方法预测的数目。现实的情况是,尽管发现了大量的microRNA,然而寻找microRNA靶基因的步伐相对迟缓。发现microRNA的靶基凶将极大地促进microRNA的功能研究,因此本文第一部分提出了一个用于改进microRNA靶基因预测效率的整合机器学习算法,算法在训练集上、FMRP相关mRNA数据集上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选择miR-9作为测试对象,随机抽取16个预测靶基因进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有10个预测靶基因的结果与预期相符。通过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们开发的整合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现有microRNA靶基因预测算法的准确率。 近年来,基因芯片技术被用来研究microRNA基因的调节功能。然而如何将基因的表达谱和microRNA的表达谱合并在一起进行分析,依然没有被很好地解决。本文第二部分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in-silicoMRPs(in-silicoMicroRNARegulatoryProfiles),将两者结合在一起,首次用来从基因组水平上描述microRNA的调节功能。我们首先为三个物种,即人(157microRNAs×13041mRNAs),大鼠(152microRNAs×5108mRNAs)与小鼠(72microRNAs×10729),分别构建了各自的in-silicoMRPs矩阵。通过验证,构建的in-silicoMRP确实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一个microRNA基因的调控作用。我们进一步以in-silicoMRP为基础,从基因组水平上获得了两组新的数据:在人中有约36%的microRNA倾向于降解其靶基因,及三个物种间有大约42%的microRNA其调控靶基因的能力保守。为了方便其他的研究者使用in-silicoMRP,我们建立了一个网站,提供已经计算好的in-silicoMRP下载,并提供在线计算in-silicoMRP的能力,为自己有数据而又不方便公布的研究者提供便利。 目前,microRNA相关功能分析软件很多,然而这些软件和资源散布在各处,联系松散,不方便研究者使用。 本文的第三部分描述了一个专门为microRNA功能分析设计的R语言程序包-miRE。miRE具有良好的图形化界面,可以辅助研究者进行microRNA相关功能分析,如浏览microRNA的生物学注释,预测靶基因,文献挖掘及microRNA基因邻近特征分析等。 综上所述,本文提供了一种改良的整合机器算法来提高预测靶基因的准确率,提供一种整合miRNA/mRNA表达谱的方法,并开发了一种平台性软件miRE,为microRNA相关的功能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其他文献
蝉花是一种应用已久的药用真菌,医书古籍中的收录远早于冬虫夏草。蝉花中主要的药用活性成分有以下几种:虫草酸、虫草多糖、生物碱、虫草素、腺苷等。然而野生蝉花较为罕见,这局限了蝉花的大规模应用。本文主要研究蝉花菌丝的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蝉花菌丝中各种药用成分的分析、蝉花多糖提取条件的方案改良、蝉花多糖对各种细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单因素实验,研究蝉花菌丝在液体发酵中碳源、氮源、
丁二酸是一种重要的碳四平台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表面活性剂、绿色溶剂、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领域。传统丁二酸生产方法采用丁烷经顺丁烯二酸酐通过电解生产,因其污染大
开花是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外界的环境因素和内在的遗传因素共同调控。植物能否在适当的时间开化,决定其能否将生命成功的延伸至下一代。水稻是我国
细菌表面抗原,如O抗原、H抗原和K抗原等,细菌的重要组成部分。表面抗原的多样性是细菌血清学分类的基础。O抗原是位于革兰氏阴性菌表面的脂多糖的重要组成部分,O抗原位于细菌表
学位
在植物体内,苯丙烷代谢是一条重要的次生代谢途径,涉及到木质素、黄酮类化合物以及花青素等多种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处于苯丙烷代谢途径与木质素合成以及类黄酮途径结合的分支点上,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克隆了2条茶树4CL基因(Cs4CL);利用原核表达技术、HPLC和UPLC-MS鉴定技术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技术,验证了融合蛋白Cs4CL的功能
本文对贵阳地区蚁蛉资源进行了调查及优势种的确定。并对优势种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和人工饲养技术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贵阳地区的蚁蛉种类主要为泛蚁蛉、双斑蚁蛉、
本文以自然资源利用为基础,以生态、经济持续发展为目的,将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对生态承载力的理论框架、定量模式和时空动态评价进行了系统地综合性研
双花木属系金缕梅科孑遗的单种属,其原种仅分布于日本,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Maxim.var.longipes H.T.Chang)是该属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替代种。该属在探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