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长余辉发光玻璃可以应用于众多领域,因此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论文通过将低熔点玻璃和长余辉发光材料CaTiO3:Pr3+结合,运用二步法制备了性能良好的红色CaTiO3:Pr3+长余辉发光玻璃。研究表明,在制备过程中,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含量、反应时间、熔融温度以及生料颗粒大小等因素对样品的发光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制备条件。通过运用测量样品的发射、激发光谱、衰减曲线等手段,发现玻璃样品和所掺入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很相近,为此,认为玻璃的发光机理与所掺入的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相一致。 运用一步法制备了掺杂Eu2+、Dy2+四元系发光玻璃CaO-MgO-B2O3-SiO2,并对其发光机理、发光性能以及制备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认为其余辉发光机理基本符合空穴转移模型。制备过程中发现在弱还原气氛下,样品能够产生较好的发光。通过对样品的衰减曲线的研究发现,共掺杂剂Dy2+对其有很大的影响,没有Dy2+掺入时,不能产生长余辉,当掺杂浓度为4%(Dy:Ca=4%)时,发光亮度和发光时间都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