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女性问题由来已久。尽管印度女性在历史上曾经历过一段发展的黄金期,但几千年来父权体制以及社会宗教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致使印度女性长期处境艰难。与此同时,印度女性对所受压迫的反抗运动在其国内此起彼伏,从未停止。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女性研究中,对女性地位的探讨以及分析女性所面对的如压迫和侵害等问题的研究较多,对女性抗击父权制以及参与、发起运动为自身争取权益的相关研究较少。研究者倾向于将发展中国家女性视为“受害者”,而不是自我命运的主体。对印度女性运动的阐述和分析,有助于厘清印度女性运动的发展逻辑,突出该国女性所拥有的女性觉醒和主体意识。另外,印度与不少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因此印度女性运动的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女性谋求权益、提高地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此次研究所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以及虚拟民族志法。本文先纵向梳理、分析印度女性运动的发展历程,厘清发展逻辑:早期在印度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对“新女性”的倡导下,童婚、撒提、禁止寡妇再婚等传统陋习受到了冲击,女性得已接受教育、进入公共空间的窗口被打开;民族独立运动时期,甘地对印度女性的“革命性”认知启发女性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意识,她们积极参与斗争,女性的社会声誉和地位也得到提高;印度独立后,印度女性积极组织、联合力量,针对强奸、嫁妆暴力等议题四处奔走运动。她们敦促政府出台和改革法律、投入更多公共资源保障女性权益和提高女性地位,并且与政府展开合作,参与政府项目为女性赋权。对运动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后,本文选取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印度女性组织“女权主义在印度(Feminism in India)”媒体网络平台,以横向深入分析印度现今女性运动所面临的挑战与活动家们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最后根据以上材料,思考、总结印度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女性运动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女性运动在思想层面需要进一步促进女性自我意识、自主意识、女性群体意识的觉醒;女性运动在融入国家政策、其他运动和社会大环境以寻求发展契机的同时保持自身在议程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女性运动需要进一步敦促政府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并加强性别主流化观念的落实;本土女性运动需与国际女性运动建立和保持联系,从他国的运动中汲取经验并尝试建立女性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