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金霉素是一种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立克次氏体和大型病毒都有广泛的抑制能力。在日常饲料中添加金霉素,可有效防治细菌性肠炎和肺炎等,还能有效提高畜禽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本研究进行了金霉素微囊和金霉素预混剂在模拟绵羊的体外释放度和对绵羊瘤胃细菌菌群多样性影响的研究。通过体外释放研究筛选金霉素微囊的最合适处方,并进行了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来展开验证,为进一步研发金霉素微囊提供科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霉素是一种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立克次氏体和大型病毒都有广泛的抑制能力。在日常饲料中添加金霉素,可有效防治细菌性肠炎和肺炎等,还能有效提高畜禽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本研究进行了金霉素微囊和金霉素预混剂在模拟绵羊的体外释放度和对绵羊瘤胃细菌菌群多样性影响的研究。通过体外释放研究筛选金霉素微囊的最合适处方,并进行了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来展开验证,为进一步研发金霉素微囊提供科学依据。体外释放度试验参照中国兽药典释放度测定法第二法(桨法),转速为100 r/min,模拟瘤胃环境采用体外产气法,转速50 r/min。选择p H1.2盐酸缓冲溶液、p H4.3乙酸缓冲溶液、p H5.5乙酸缓冲溶液、p H6.8磷酸盐缓冲溶液(含0.15%SDS)、水(含0.15%SDS)和人工瘤胃液作为释放介质。在不同时间点采样后用HPLC-UV法检测,计算金霉素制剂在不同时间点的累积释放度。结果显示金霉素预混剂在人工瘤胃液中8 h内累积释放度达到25.05%,在酸性缓冲溶液在1 h内累积溶出度达到了56.62%~96.20%;而候选的优势批次的金霉素微囊在人工瘤胃液中8 h内累积释放度只有8.07%,在p H4.3酸性环境下1 h能够释放34.99%,在p H5.5酸性环境下1 h能够释放17.02%。这样保证了金霉素微囊可以更加稳定的过瘤胃释放,也能使其在网胃及皱胃中迅速释放,在小肠吸收并作用全身同时在进入小肠全段中也能缓慢释放。在18只绵羊体内进行金霉素微囊对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试验。本试验采用平行试验设计,分为六组,每组3只绵羊,采用灌胃方式给药,按照每头每天25 mg/kg.b.w连续给药5天。试验包含6个试验组,即1个空白对照组,5个实验组,分别为金霉素预混剂组、批号2018070104、批号2018091502、批号2018101501、批号2018101502微囊组和空白对照组。采集瘤胃液样本,运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金霉素微囊及预混剂对绵羊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从各多样性指数上分析,试验Ⅰ组的OTU数、Ace、Simpson和Shannoneven1指数和试验Ⅲ组中的OTU数、Chao和Simpson指数在空白组与实验组对比上有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Ⅳ组OTU数、Ace和Simpson指数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Chao指数出现极显著差异(P<0.01);试验Ⅱ组、试验Ⅴ组和试验Ⅵ组在各多样性指数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指出试验Ⅵ组为空白对照组,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空白对照的趋势及意义,有很好的参考依据。从物种门与科水平的组成上分析可以得出各试验组通过空白与实验组在各菌门之间的相对丰度差异,试验Ⅰ、Ⅲ组和Ⅳ组在门水平以及科水平的相对丰度在空白与实验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甚至极显著差异(P<0.01),其优势菌门即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及其他如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等在相对丰度的比例上都有显著差异(P<0.05)或者明显的差异趋势,其优势菌科普雷沃氏菌科、瘤胃菌科及其他如韦荣球菌科、毛螺菌科以及BS11细菌等在相对丰度的比例上都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试验Ⅴ组和试验Ⅵ组在这6个主要菌门及各主要菌科中的相对丰度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通过对绵羊灌服金霉素微囊和金霉素素预混剂后,采集瘤胃液样本,运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金霉素微囊及预混剂对绵羊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且统计分析表明金霉素微囊组和预混剂组在多样性指数、门及科水平物种组成分析上均存在差异显著(P<0.05)或明显的差异趋势。说明本试验中金霉素微囊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有金霉素制剂在反刍动物的应用缺陷和不足,进而为提供一种能稳定过瘤胃释放,并能在网胃、皱胃中迅速释放,从而在小肠吸收,达到全身作用,起到一定治疗效果的反刍动物口服的金霉素微囊作出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选用一株具有铅耐受性的凝结芽孢杆菌R11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铅干预下凝结芽孢杆菌R11作为益生菌添加剂添加在蛋鸡饲粮中对蛋鸡的益生作用。通过本研究,可以从基因表达调控及代谢活动水平了解铅对凝结芽孢杆菌益生功能的影响,同时为今后在蛋鸡饲料受铅污染的情况下,对凝结芽孢杆菌的使用提供理论指导。首先观察铅干预下凝结芽孢杆菌R11对蛋鸡益生作用的表观现象,利用凝结芽孢杆菌R11冻干菌粉开展蛋鸡铅攻毒饲养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动物肌肉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为了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猪骨骼肌生长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做了以下探索:首先选取3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三元杂断奶仔猪(公猪),试验0~14 d分为对照组(赖氨酸1.31%,n=12)和赖氨酸缺乏组(赖氨酸0.83%,n=18),试验结束后,对照组和赖氨酸缺乏组分别选取体重接
作为一种典型的非财报信息,战略合作信息具有独特的价值,正受到资本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以2007—2018年上市公司战略合作协议公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评分法和文本分析法全面评价了战略合作信息披露质量,并探讨了信息披露质量、信息披露"言行一致"的"短期"市场反应及其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战略合作信息披露持积极反应,即战略合作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信息披露窗口期股票超额累计收益率越高。同
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是一种新的猪圆环病毒,于2016年在美国猪群中首次发现该病毒。随后,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多个国家报道了PCV3单独或混合感染的病例。PCV3与母猪繁殖障碍、呼吸系统疾病、多系统炎症以及仔猪先天性震颤等临床疾病相关。自2017年以来,我国多个省市及地区均检测到PCV3的存在,呈现广泛的分布及流行,对我国养猪业存在潜在威胁,
细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的最主要原因是产生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该酶可以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加快了CTX-M型ESBLs的形成与传播。近年来,CTX-M-55已经成为了亚洲人类、动物以及环境中检测到的新兴ESBLs类型。本论文调查了我国广东省不同地区的食品动物源的沙门菌中CTX-M-55型超广谱β-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世界养猪行业中最具经济破坏性的疾病之一,它于1980年同时出现在北美和欧洲,其元凶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一条折叠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
副猪嗜血杆菌病作为高死亡率的猪呼吸道传染病,常引起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又称格拉泽氏病,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多达15种,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疫苗免疫交叉保护率低。因此,抗生素治疗仍然是目前有效控制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加米霉素是治疗家畜呼吸系统疾病的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而其对副猪嗜血杆菌的药动/药效(PK/PD)关系研究,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在阐明
裳蛾亚科Erebinae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Noctuoidea裳蛾科Erebidae,全世界约有10000种,是裳蛾科中种类最多的类群之一,分布于全世界,而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地跨东洋区和古北区,植被种类丰富多样,裳蛾亚科种类繁多,研究该地区裳蛾亚科分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记述了裳蛾亚科的研究概况,简要介绍了研究材料与方法,描述了成虫外部形态特征、生殖器特征及翅
革兰氏阴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当前黏菌素是对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随着黏菌素的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率不断升高,使黏菌素逐渐失去治疗作用。而革兰氏阴性菌复杂的膜结构加大了研发新药的难度。将已有的抗生素或非抗生素联合使用是对抗细菌感染有效、快捷的方式。我们发现,异丙氧苯胍与黏菌素联合使用对黏菌素耐药的大肠杆菌有抑菌增效作用,本论文旨在探究这种抑菌增效作用是否对其它革兰氏阴性菌
猪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S.hyicus)是猪渗出性皮炎(exudative epidermitis,EE)的病原,可以引发仔猪皮肤脱落甚至脱水死亡。该病一直影响着全球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对于猪渗出性皮炎在中国的流行情况以及血清型的研究尚不清楚,对该病的感染也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本研究对猪渗出性皮炎的流行病学、致病性、诊断方法及灭活疫苗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渗出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