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新标准》中把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呼吁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学习以多种理论如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理论,社会语言学中的交际能力理论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动机理论,个体差异理论及学习策略理论等为依据,在信息社会时代更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而新颖教法可以说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优越的外部条件。从理论上说,在传统教法下作为主体的教师其角色在这种新环境下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为弄清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理念和执行能力有何异同,以及他们对不同教法下教师角色的期望有何异同,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听力测试和笔试的形式,对两种不同教法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对比调查和分析。从统计结果和数据分析表明,和传统教法下的学生相比,新颖教法下的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态度更加积极,但执行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表现在缺乏自主学习的策略,独立性差,自我效能感较差,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笔试成绩较差等,所有这些因素导致他们对教师的期望也比较传统教法下的学生高。他们希望教师在多个方面能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但教师传授知识的传统角色已不为大多数学生所认可。因此,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逐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我们仍然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要达到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目标,教师应首先充当“脚手架”,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权利和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还应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前及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究竟什么是自主学习,在学习策略方面给予他们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独立学习的意识和技能,增强他们对自主学习和自身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