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迅猛,已步入兴盛时期。由于地形条件特殊,重庆山地乡村发展旅游产业多以村落为单位,零散的分布于山地之中,彼此独立,因此形成了众多别具特色的山地乡村景观。随着国家有关乡村旅游政策的不断引导,重庆山地乡村依势大力发展山地乡村旅游,各类主题的乡村旅游活动层出不穷,各具特色。然而,由于重庆山地乡村生态的脆弱性,乡村旅游活动对山地乡村景观的影响如同一把双刃剑,当旅游活动的开展与山地乡村景观耦合时,会促进山地乡村景观的建设发展,实现游客满意度与经济增长的双丰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当旅游活动的开展与山地乡村景观发生冲突时,会对山地乡村景观造成生态影响,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造成山地乡村生态环境不可恢复的破坏。因此,如何协调旅游活动与山地乡村景观之间的耦合关系成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耦合理论为基础,针对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重庆山地乡村景观活动耦合模型的构建,试图探寻一条乡村旅游活动与山地景观耦合协调的发展之路,提出山地乡村景观活动耦合协调发展对策,并应用于重庆市永宁寺村。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总结了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研究的相关背景及相关基础理论,对当前重庆山地乡村景观现状、旅游活动现状及两者耦合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山地乡村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景观资源优势明显,但景观与活动的耦合关系较弱。其次,通过对五个重庆典型村庄进行定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耦合情况进行探究,判断旅游活动与山地乡村景观的耦合程度。根据AHP层次分析法构建重庆山地乡村景观活动耦合评价模型,统计判断值运用评价模型公式计算其耦合协调度,依据不同的评价结果提出相对应3点提升对策:科学制定与山地乡村景观相耦合的旅游活动、旅游活动规模与环境承载容量协调匹配、旅游活动开发与优化山地景观空间布局协同发展。最后,通过对重庆市永宁寺村进行实证分析,根据永宁寺村景观与旅游活动耦合情况,提出6点永宁寺村景观活动耦合协调发展策略:利用自然景观的原生性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注重乡土性人文景观与旅游活动空间的营造;打造符合永宁寺村地域及历史文化特点的旅游活动;导入容量影响评价系统在耦合关系中的运用;发挥政府、民间组织与村民的作用;优化永宁寺村旅游景观空间布局。通过本文的论述,以旅游活动与重庆山地乡村景观的耦合关系为对象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我国西南山地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为山地乡村的发展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