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于典型的西部缺水城市来说,表现尤为突出。雨水作为一种特殊的天然水资源,若能有效合理开发利用,不仅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的危机,而且可以减轻城市内涝发生以及调节和补充地下水。因此,城市的雨水资源化利用是一种经济、生态的用水方式,是水资源可持续管理与应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是在创建生态田园型城市——西咸新区的背景下,基于《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来研究其未来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及其水环境系统的建设。文中分析了西咸新区雨水资源利用现状和规划期内水资源供需平衡,提出了适宜的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根据西咸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和评价了规划后的西咸新区雨水可资源化利用的潜力,以及分别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对其雨水开发利用的效益进行了评估。另外,从雨水存在于城市的空间、雨水利用的难易程度和雨水存在于城市的区域三个不同角度来构建雨水资源利用的城市水环境系统,并分别从整体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未来西咸新区的水环境系统进行了规划,以及给出了西咸新区水环境系统总体布局。 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雨水资源化系统的建设不仅可以抑制暴雨径流、减少洪水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而且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生态城市水环境系统建设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未来的5至10年间,西咸新区在渭河以北区域缺水现象较为突出,缺水率约为16.2%以上。(3)规划远期的西咸新区雨水资源化潜力为5766.41万m3/年,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能够解决渭河以北区域缺水现象。(4)西咸新区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实施会对该地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表现尤为明显,规划远期平均每年可节约用水量折合人民币约1.16亿元。(5)通过分散布局城市雨水多功能调蓄设施、建筑屋顶绿化规划设计、屋面雨水的收集和存储、布局透水湿地和人工湿地、地面及广场雨水的收集和储存等作为西咸新区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实施方案与具体的规划实施对策是比较适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