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希凡的“红楼人物”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longhai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脂砚斋评红算起,红学已诞生两百多年,到现在已成为一门显学。梳理红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就会发现,红学的发展走过了几个阶段。在早期,主要是一种“随感式”的杂评,比如“脂评”、清代的题咏派、评点派。《红楼梦》研究进入20世纪,研究形态发生重要变化。《红楼梦》的研究,王国维首先引进西方哲学和西方文论,写出了著名的《红楼梦评论》。而这时候兴起了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它主要是采用品性相类、轶事有征、姓名相关的方法。随后,胡适建立“新红学”,他的主要特点就是把历史和经学的校勘、训诂方法运用到《红楼梦》中。黛钗并秀是俞平伯红学研究的主要观点。解放以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研究又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强调学术研究的“阶级论”这种价值取向。《红楼梦》研究也出现了新的变化。1954年,李希凡、蓝翎共同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这篇文章采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随后李希凡与蓝翎合著出版了《红楼梦评论集》(1957)。改革开放后,李希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基础,撰写了大量《红楼梦》人物论的文章并结集出版《红楼梦艺术世界》(1997)《说“情”——红楼梦意境探微》(1989)。2006年,李希凡在红楼人物研究上获得新进展,出版了重要的红学著作《传神文笔足千秋》。本文以李希凡的“红楼人物”研究为对象,从李希凡“红楼人物”研究的历程、特点、成就与不足之处进行论述分析。全文第一章从人生经历和学术背景出发,结合史料和前人研究资料,按照时间线梳理了李希凡对《红楼梦》研究的相关成果,将李希凡对“红楼人物”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1954-1978,新时期阶段1978-1996,艺术新知阶段1996-2006。发现在“艺术新知”阶段,李希凡对《红楼梦》人物的艺术赏析有了新的发现,拓展了原有对“红楼人物”的艺术批评体系。第二章开始通过文本细读、文学论争及与同时期学者观点比较等方法进行重点论述,包含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立场、从“阶级性”到“人本性”、贯穿始终的“典型性”三个方面。第三章主要内容围绕李希凡“红楼人物”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展开:善于自我革新、不断发展;研究成果系统完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的学术成就和突出贡献,以及存在的人物语言分析和人物心理分析上不足的问题。李希凡是当代红学、当代文艺批评学界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之一。其“红楼人物”研究对当今文艺批评的方法或范式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位于三峡库区腹地、乌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涪陵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始刻于唐朝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被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有北宋绍圣年间,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谪涪时讲学和注《易》于此的点易洞,为涪陵地区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佛教场所——天子殿(法雨寺)、北崖寺、普陀寺和万佛寺。民间宗教信仰较普遍,丧事超度与节日祈福活动都有专业的民间法师承担。龚氏家族师徒们就是一支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法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有不少身兼作曲家与演奏家身份的音乐家,但学术界关于这些音乐家的研究几乎一致倾向于从作曲家的视角出发,缺乏对其演奏家身份以及其演奏本身的研究。丁善德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公开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的钢琴家,也是我国首位录制唱片的钢琴家,他是中国钢琴演奏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但现有关于丁善德的研究却几乎完全集中于他的创作生涯以及作品风格等方面,少量关于他钢琴演奏的文献也只是以普及性
徐增(1612-?)江南长洲人。明末清初诗人,诗评家,佛教居士,工诗善画。作诗、论诗以盛唐为宗,尤重杜甫、王维。其诗歌选本《而庵说唐诗》诗论著作《而庵诗话》诗集《九诰堂集》分别从选、论、作三个层面体现了对王维的接受。本文也拟从这三个方面详细论述徐增对王维的接受情况。绪论概述徐增的整体研究与王维诗歌接受研究的现状。徐增在文史研究中,被当作独立研究对象的时间较短,对于其诗歌的接受研究尚无人涉及。王维诗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发凸显出来。民族乐团作为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审美素质与创新能力,在营造良好艺术氛围的同时,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使民族音乐贴近学生、实际与生活。不同于专业民族乐团,学校民族乐团作为音乐专业学生的实践载体,围绕学校与学生发展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和实践安排,侧重于对学生乐团意识
当代作曲家关峡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背景下谱写了中国的第一部安魂曲——《大地安魂曲》,这部作品在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于汶川大地震中受难同胞们的缅怀以及对生命的哲思,形式上展示了“交响乐中国化”以及合唱与交响的音响结合,展现了在形式与内容上的重要价值。本文以分析当代作曲家关峡的作品《大地安魂曲》为视窗,以其作品中合唱部分的写作为重点分析点,从多个侧面深入分析该安魂曲中合唱部分创作手法以及其与乐队写作
1932年7月,《申报月刊》在上海创刊,由申报馆月刊社发行,发行人为史量才,俞颂华任主编,凌其翰、黄幼雄等人任编辑,主要撰稿人有蔡元培、张梓生、张默、金仲华、章乃器等,登载过茅盾、叶圣陶、许钦文、穆时英等人的文章。《申报月刊》下设“时事漫画”栏目,转载来源于中、美、英、法、德、荷、意、日、俄、奥等国家报刊的时事漫画,以其丰富的视觉性内容,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化思潮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
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生活中,人们的压力随处可见,负面情绪解决不当的话可以击垮人的身心,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是我们每天需要处理的问题。音乐在不同实际时期其功能是有差别的,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它的主要功能是娱神通神,用于祭祀鬼神与祖先等场合;而在封建社会时期,它的主要功能是辅佐礼制,促成伦理教化或点缀升平,用于诸侯会盟、朝会宴享和种种礼教仪式;处于现代以来,音乐才真正被作为艺术,其审美愉悦功能得到强
“摩登女郎”的出现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性潮流,跟中国古典的“摩登伽女”、日本的“モダンガール”、西方文学艺术中的“modern girl”以及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flapper”均有着密切的关联。被时装、电影、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不断塑造的“摩登女郎”是现代新型职业女性的文化衍生物,表征着社会文化景观的变化。对于中国“摩登女郎”的研究,理应表现出两个维度:作为一类女性形象,她们是中国女性现代
戰國文字上承春秋金文,下啟秦漢篆隸,在漢字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兵器銘文數量眾多。由於地域和文化等差異,兵器銘文需要進行區域劃分。何琳儀曾将戰國文字分为齊系文字、燕系文字、晉系文字、楚系文字、秦系文字五系。我们以晉系兵器銘文為研究對象,以吳鎮烽的《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及其續編作為材料依託,窮盡性地搜集戰國晉系兵器銘文,依據銘文的點畫、結構、款式、風格諸方面的特點,整理出字表,并上溯到殷
2020年奉俊昊凭借关注社会矛盾与问题的《寄生虫》斩获了奥斯卡和法国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这是继2019年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之后影史第二位以非英语片拿下奥斯卡奖的导演。他也成为韩国影史上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项第一人,由此他赢得了世界的关注,用电影审视社会的奉俊昊自然成为了韩国的影视文化标杆。奉俊昊出生在艺术之家,爷爷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从小学习绘画加上社会学教育背景,奠定了奉俊昊的对艺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