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嵌入式驾驶疲劳检测系统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danan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车产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安全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根据交通部门的统计,由于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将近总数的30%,因此各国的科研机构和各大汽车公司都开展了对驾驶疲劳检测和预警方法的研究,车载、实时、低功耗的嵌入式疲劳检测系统成为近几年的发展方向。 论文在广泛研究和大量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和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德州仪器公司的TMS320DM642芯片的嵌入式视觉系统,在此系统上,通过采用一些机器视觉算法和疲劳检测算法对驾驶员面部和眼睛状态的图像进行分析,判断被检测驾驶员是否疲劳,并对进入疲劳的状态的驾驶员发出警告。 硬件实验平台的核心DSP芯片采用TI的TMS320DM642,有完善的视频/音频的输入输出接口,存储器为4M~*8位的Flash和4M~*8位的SDRAM,选用了Philips的SAA7121视频采集芯片和TI的TVP5150视频输出接口芯片,配置了先锋时代619的CCD摄像机和9寸液晶显示屏。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参考和对比分析,采用了美国交通部提出的PERCLOS算法,其核心是以在单位时间内眼睛闭合时间所占的百比率作为依据,来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针对算法的核心部分采用的技术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人脸检测,通过对各种人脸检测的算法进行的分析比较,提出适合于实时系统处理的改进肤色算法,并采用了卡尔曼滤波对人脸主要参数进行了跟踪,提高了系统的效率;第二步是在检测定位后人脸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驾驶员眼睛定位和特征提取的方法,制定了眼睛模板,对单位时间内眼睛闭合时间、睁闭的次数进行了统计,然后根据结果采用PERCLOS算法判断被测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上争夺信息优势,使得计算机网络对抗(CNO)与信息安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点研究问题。计算机网络攻击(CNA)、计算机网络防御(CND)、计算机网络利用(CNE)相关方面的
移动Ad hoc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无线通信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临时和无中心的网络,它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快速构建起来,并且不需要现有基础网络设施的支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通信信息系统的架构和实现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通信信息系统架构模式中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建立基于Web Services技术的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信息化手段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就标志着许多工作需要靠计算机按照一定的执行规则自动实现,特别是企业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智能化信息检索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应用之一。现有的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数据的动态性和用户兴趣的多样性,成为智能化信息检索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
随着高速网络的飞速发展,无线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普适系统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具有更高带宽、融合诸多类型有线和无线网络的下一代互联网NGI(Next GenerationIntemet)满足了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多,网络知识的不断普及,网络和信息的安全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遭到严重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信息安全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作流在企业信息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工作流管理是一个被业界广泛应用并迅速发展的技术,主要是通过调用有关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来协调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的飞速发展,嵌入式技术和设备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可以说它是信息技术的一个新的发展,是信息产
随着飞行器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飞行控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嵌入式系统的处理能力、工作温度范围、抗辐照能力、功耗、浮点运算精度、可靠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