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是在齐万里教授指导下,通过临床观察加味薏苡化瘀汤治疗膝关节镜术后早期肿胀,观察及对比治疗过程前后的变化,收集总结临床症状及相关体征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综合分析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镜术后早期肿胀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其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骨伤科A疗区住院行膝关节镜治疗的术后肿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各组内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治疗组:给予加味薏苡化瘀汤(农本方颗粒),服法:温水冲服200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半小时温服,术后连服7天。对照组:采用消脱止-M(草木犀流浸液片,melilotus extract tablets),[Seiko Eiyo Yakuhin Co.,LTD(日本)日本大阪生晃荣养药品株式会社],按说明书服用: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每日3次,每次4片,术后连服7天。每片400mg含草木犀流浸液25mg。2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实验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在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后7天内,除标准化抗生素应用外,给与相同常规治疗,如患肢常规术后24小时冰袋冷敷;患肢严格制动,垫高20°-30°,使其略高于心脏位置;对症及止痛治疗;营养支持疗法等。分别记录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患侧的疼痛、肿胀程度及关节功能活动情况,评估患者用药后功能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评估药物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在性别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例在年龄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例在病程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第3天、第7天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健侧膝关节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3天、第7天患侧膝关节肿胀程度消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数据分析比较,加味薏苡化瘀汤对于临床中膝关节镜术后早期关节肿胀治疗方面,应用安全,疗效显著明确,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