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次供水是城市安全供水的重要环节。二次供水贮存过程中,停留时间长,水质恶化明显。研究停留时间对二次供水污染物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二次供水水质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管网水作为原水进行二次供水模拟实验,分析不同停留时间后水质,讨论不同原水水质、使用水温对二次供水水质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二次供水过程中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48h内),总氯、自由余氯不断减少,细菌总数不断增加,耗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浑浊度无明显变化。总氯、自由余氯、细菌总数经过48h停留后都超标。(2)初始余氯值越大,余氯衰减速率越快,余氯衰减系数基本保持不变。水温越高,余氯衰减越快,余氯衰减系数增大。余氯值较高时,耗氧量对余氯衰减无影响,余氯值降至较低水平时,耗氧量越高,余氯衰减越快。在48h停留时间内,细菌总数与余氯、耗氧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耗氧量升高,加快余氯衰减、为细菌生长提供基质,细菌繁殖更快。水温越高,细菌总数越多。实验还表明,只要余氯保持在较高值,细菌总数保持合格。(3)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二次供水氨氮值下降,亚硝氮、硝氮值上升,二次供水系统发生了硝化现象。硝化作用的程度跟原水水质有关,对于氧化程度高的饮用水,硝化作用不明显。硝化作用促进余氯的衰减及细菌的生长。(4)开水(100℃)可以杀灭所有细菌;所采水样属于软水,水温对硬度无影响;常温下利用GC/MS检测到匹配度在90%以上的有机物28种,随着水温的升高,有机物种类有所减少。(5)提出针对性的二次供水污染防治措施。二次供水水箱水池应该合理设计、提倡使用新型卫生材料及维护周边环境卫生。微电解消毒技术设备简单、效果稳定、具有持续消毒能力,并且经济可行。无负压技术取消了二次供水水箱或水池,绝大部分情况下与空气隔绝,降低污染机会,对水质几乎不产生影响,有效利用市政压力,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