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内外环境作用下的“渐变”转型已经引起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市场化改革在土地、住房等领域的深入推进扩展了外来资本投资的范畴,空间逐渐成为投资的重要对象;另一方面,我国地方政府逐渐转变为更加企业化的主体,逐渐以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核心目标。在此背景下,我国城市空间发生了剧烈的重构,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市产业园区向综合新城区的空间转型。 本文引入空间生产视角,对我国城市产业园区的生成以及城区化转型进行了理论解析,并且进一步选取无锡新区转型的案例,研究产业园区空间再生产的过程机制和效应,继而对产业园区的空间转型提出了对策建议。文章得出如下结论:(1)产业园区当初的生成及之后的城区化转型均是空间生产及再生产现象,其中产业园区的产生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资本进行全球化空间生产的结果,产业园区的城区化转型则是转型期权力与资本合谋下的城市空间再生产。(2)对于产业园区空间再生产的过程,地方政府承担着发起人和推动者的角色,主导着整个空间再生产过程;原生产企业是被动应对者;外来企业是空间再生产的“投机者”与主要收益人。(3)产业园区的空间再生产主要引起了三个方面的效应:①物质空间效应:空间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②社会效应:社会结构由单一到多元,居住空间由均质到分异。③经济效应:产业结构升级,空间增值收益不均衡分配。最后,从体制机制的角度提出了产业园区空间转型的对策建议。 文章的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由转型期中国城市的空间再生产现象入手,引入产业园区向综合新城区转型的现象及遇到的困难,进而明确了研究的意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产业园区转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别从原因、方式、过程、结果四个方面对产业园区转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寻找本文的立足点。 第三章,空间生产视角下对我国产业园区的产生及城区化转型的解析。基于对空间生产理论体系的回顾与梳理,构建产业园区的空间现象的解释框架,分别对产业园区的生成以及城区化转型的原因和机制进行理论解析。 第四章,无锡新区城区化转型的空间再生产实证。引入无锡新区的案例,研究产业园区转型的空间再生产过程,探讨权力与资本主体如何参与产业园区的空间再生产以及各自的角色及相互间的博弈过程。 第五章,无锡新区城区化转型的空间再生产效应。基于无锡新区的案例,研究产业园区空间的再生产分别在物质空间、社会以及经济方面产生的效应。 第六章,产业园区城区化转型的对策建议。从体制机制的角度,对如何解决产业园区转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规避空间再生产的负面效应给出对策建议。 第七章,结论与讨论。从空间生产理论对产业园区现象的解释框架、无锡新区案例对理论解释的检验以及产业园区城区化转型的对策建议几个方面提出本文的主要结论。最后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