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杉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传和遗传结构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w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杉野生种群仅分布在我国湖北利川、湖南龙山、重庆石柱,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珍稀濒危植物。研究水杉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空间遗传结构有助于开展水杉野生种群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本研究以5626株水杉野生大树为研究对象,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野生水杉个体,采用8对微卫星引物全面分析水杉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空间遗传结构。同时结合Arc GIS地理信息技术中的克里金(Kriging)空间插值法试图使连续分布的水杉野生种群空间遗传结构可视化。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水杉野生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12.750,平均等位基因丰富度(AR)为12.171,平均观察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54和0.549。结果表明水杉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为中等水平。2)基于贝叶斯方法,我们使用了两种软件对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STRUCTURE结果显示水杉野生种群可分为2个遗传类群,GENELAND则显示为1个遗传类群。3)结合遗传信息和地理位置将所有水杉个体划分为3个亚种群。西北亚种群(NW)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为南部亚种群(S),东北亚种群(NE)的遗传多样性最低。西北亚种群(NW)与南部亚种群(S)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低,东北亚种群(NE)与西北(NW)和南部亚种群(S)之间均存在中等水平的遗传分化。4)对所有水杉个体做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个体在4 km范围内呈现出地理距离和亲缘系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 km范围外个体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是由棘球属(Echinococcus spp.)绦虫的幼虫感染所引发的一种寄生虫病,小型啮齿类动物(Glires)被认为是棘球属绦虫的关键中间宿主。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石渠县是世界上棘球蚴病感染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当地小型啮齿类动物数量庞大,物种丰富,典型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为小型啮齿类动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及食物来源。了解此地小型啮齿类动物的群落物种组成
学位
海马作为学习与记忆的关键脑区,负责记忆的在线获取以及早期储存和巩固。目前认为,学习记忆功能得以实现的神经基础是突触可塑性的长时程变化(longterm potentiation,LTP;long-term depression,LTD)。其中,LTP是学习记忆过程中最广泛研究的突触可塑性变化模型。既往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利用离体或者在体胞外电生理记录手段观察学习之后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变化情况,发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