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调神针法在治疗绝经前后诸症中的作用,通过调神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肾阴虚证绝经前后诸症的临床研究,得出有效、客观的临床数据,以评价其临床疗效,获得更为科学、客观、有效的治疗方案,为绝经前后诸症的针灸临床治疗提供治疗思路及临床应用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妇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前后诸症患者,参照规定的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患者予纳入研究,最终选出60名肾阴虚证绝经前后诸症患者。通过随机数根据患者纳入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调神针法组)和对照组(常规针法组),每组30名。治疗组的针刺选穴方法采用调神针法,取四神针、印堂穴、神门穴和三阴交穴。对照组的针刺选穴方法采用常规针法,取关元穴、三阴交穴、肾俞穴、太溪穴和照海穴。两组针刺操作均采取快速进针法,进至适宜深度后,根据规定行补泻手法,每个穴位入针后立即行1次补泻手法,入针后15分钟再行手法1次,入针后30分钟行第3次手法并出针,用消毒干棉签按压针孔,无继续出血即可。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为2周,每周做3次治疗。疗程与疗程之间休息2天。治疗前和治疗后均行改良kupperman评分及检测患者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等指标情况,并予记录。收集所有数据,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归纳、整理、排序、处理后,选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60名,治疗组(调神针法组)和对照组(常规针法组)各30名。在治疗过程中,1名治疗组患者因工作原因脱落,治疗组最终完成29名患者的治疗;对照组无患者脱落,30名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前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改良kupperman评分情况和促卵泡素、雌二醇、促黄体素等激素情况,分析得出的结果为两组受试者以上情况均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可进行干预试验研究。两组受试者治疗之后的改良kupperman评分与治疗以前的改良kupperman评分相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改良kupperman评分的总评分降低的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此中,治疗组受试者的失眠、焦躁、忧郁等症状改善较为明显(P<0.05),余症状改善相同(P>0.05)。两组患者治疗之后FSH、E2、LH的水平与治疗前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1.调神针法及常规针法治疗肾阴虚证绝经前后诸症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2.调神针法及常规针法治疗对肾阴虚证绝经前后诸症患者促卵泡素、雌二醇、促黄体素的调节作用不明显。3.调神针法治疗肾阴虚证绝经前后诸症患者的失眠、焦躁、忧郁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