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陵山片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革命老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长期以来,受历史、地理、自然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对偏慢。但是该片区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多彩,旅游业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生态旅游、体验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等逐步兴起,旅游扶贫成为一种新出现的区域扶贫形式,是增强“造血功能”式的扶贫,对于带动该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本文选取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宏观场景的全面描述展现,并结合湖北省恩施市太阳河乡旅游扶贫的典型案例,剖析微观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而探索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的运行机制,寻求有效开展旅游扶贫工作的对策,力图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导。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主要阐述旅游扶贫的定义和作用,五种旅游扶贫理论及其在旅游扶贫过程中的应用。第三部分是SWOT分析。主要研究该片区旅游扶贫的现状、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对宏观场景进行全景描述。第四部分是个案研究。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工作的真实情况,分析微观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探寻旅游扶贫运行的内在机理,发掘现实经验和问题。第五部分是提出对策措施。在前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的发展对策,并更进一步提出湖北省恩施市太阳河乡旅游扶贫的发展策略和改进措施。第六部分是结语。对推进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工作进行总结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