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石莼主要化学组分的提取分析及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石莼(Ulva pertusa Kjellm)是一种大型经济海藻,除了可直接食用外在医药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在古代医书上便记载有多种药用活性,我国民间也流传用孔石莼治疗中暑、水肿和小便不利等病症。本论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孔石莼多糖和类脂等主要化学组分,探讨用红外和核磁光谱来解释多糖结构,并首次研究了孔石莼多糖的体外抗肿瘤和体内降血脂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孔石莼资源做了部分基础性的工作。 通过对提取孔石莼多糖和类脂的方法研究,确定了两种主要组分的提取方法,得到了多糖样品WPS、APS、DWPS、DAPS和类脂样品。用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对多糖样品进行了水分、灰分、硫酸基含量、总糖含量、特性粘度、元素分析、单糖分析、氨基酸分析、红外和核磁光谱分析等。结果表明:用乙醇脱脂后的脱脂孔石莼水提物(DWPS)得率最高,含硫酸基量和总糖量最高,特性粘度最小;孔石莼水提物(WPS)得率和含硫酸基量次之;孔石莼碱提物(APS)因溶解性不好未能按常规方法测定其总糖含量,且未检测出水解硫酸根。孔石莼多糖的单糖主要有鼠李糖、葡萄糖、木糖、糖醛酸等,并检测到少量的甘露糖和阿拉伯糖。谷氨酸、天冬氨酸是多糖样品蛋白质中的主要氨基酸,D-3-OH-半胱氨酸含量亦较高。IR谱图中出现了硫酸基的吸收峰;1H-NMR及13C-NMR谱图中出现了鼠李糖和糖醛酸的特征峰。类脂样品中,非极性类脂与极性类脂的比例约为1:2;GC—MS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质含量达61.37%,其中多不饱和脂类占44.17%,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类占39.90%。 三个多糖样品WPS、DWPS、DAPS进行抗口腔上皮癌(KB)和肝癌(Bel)肿瘤细胞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在5μg/ml 的剂量时三个样品抑制率均在!0%以下,无明显活性表现。 以烟酸肌醇为阳性对照药,蒸馏水为空白对照,对扎石纯水 提多糖WPS 进行了三个剂量的降血脂动物实验。实验结果 表明:脂蛋自改善情况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中高剂量组可 显著降低胆固醇、B‘汕酸三脂,明显改善脂蛋白胆固醇的含 量分布:高剂量样品组(500mg儿g叫”)的药用活性最强, 与相 IN #IJ量的阳性对照药烟酸肌醇结果相比,药效更佳。并 对几石纯多糖降血脂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剪切波速度(SWV)联合促甲状腺激素(TSH)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9月诊治的甲亢患者35例(甲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