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很难靠传统的融资手段获得资金,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发展。这类企业中往往无形资产所占比重较大,但是知识产权转化为产出的能力并不强,每年仅有10%~20%的专利能够投入到生产中去,获得经济效益,其他大部分都处于闲置状态。如果进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中小企业可根据自身融资需求,确定将哪些知识产权组合成资产池,然后与特设目的机构签订买卖合同,将资产池中的资产过户给特设目的机构。这样就将知识产权的风险和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分离开来。企业以真实出售知识产权筹集资金,再用筹集到的资金进行进一步投资,这样有利于知识产权充分转化到生产中去,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本文介绍了以下几部分的内容。首先界定和归纳了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概念、性质特征及其价值的形成。其次详细分析了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参与者与运作程序。探讨了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风险,提出了化解风险的对策。接着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实施的难点问题:资产池的确定以及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这是本文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认为知识产权资产池的确定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条件:①未来现金流量要稳定;②产权完整且能独立转让;③易估价;④保持规模效应下的基础资产多样化。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三种方法:收益现值法、重置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然后分析了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可供我国试点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模式:中关村模式、SPT模式和SAMP模式。最后对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证券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及我国推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文对知识产权证券化这种创新金融工具进行研究,为中小企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提供了思路。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创新和探索,不仅为国内投资者增添新的投资渠道,也为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筹集到较充足的资金,对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完善以及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