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竞争与社会压力的加剧,国有企业员工普遍呈现出职业倦怠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逐渐蔓延到工龄不长的员工群体中,有着明显的“低龄化”的特点。本文中的低龄化指的是员工工作年限在五到十年之间的时间段,员工出现职业倦怠的工龄逐渐降低。职业倦怠是伴随在员工职业生涯中出现的一种负面工作症状,它是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缓解表现出生理和心理的筋疲力尽、讨厌工作、工作成就感低下等。与身体上的疲倦不同,职业倦怠更多强调的是心理和行为上的负面变化。员工出现职业倦怠问题,不仅让个人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效能减弱,而且还能给周边的家人、企业和整个社会带来负能量,由此可见,企业员工职业倦怠问题是学术界和社会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国有企业员工,对其出现的职业倦怠进行调研,选取C市某国有银行这一服务性行业为例,重点探讨C市某国有银行员工职业倦怠“低龄化”问题。论文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银行出现的职业倦怠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研究,做出研究假设、设计问卷、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最后找到问题的解决之策。银行具有国有企业的性质,银行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国有企业员工极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尤其对于工作年限在五到十年之间的员工现象突出,笔者称为“低龄化”趋势,主要与员工工作时间不长,工作认同感不强;年轻员工优势较小,组织支持远远不够;工作内容枯燥,与理想产生距离等原因有关。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在员工层面强化工作认同,妥善应对压力,做情绪管理者;在组织层面拓展员工发展渠道,组建公平公正组织机制,营造和谐融洽组织文化;在社会层面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唤起员工工作热情,多方面支持工作,减少员工角色冲突,强化社会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