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视角下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西安城区19个景点为例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adong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产旅游是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以文物古迹资源作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文化遗产旅游更是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随即成为旅游界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特别是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旅游,更是众多国际学者研究的重点。但除少数世界遗产外,更多的是规模较小的遗产,纵览国内外文献,学者们对此有所忽视,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选取西安城区19个文化遗产景点作为研究对象,借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三条道路”的理念以及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研究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结构性问卷调查,运用市场需求——承载力矩阵模型对19个文化遗产景点的旅游潜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各遗产总体上承载力较高,但市场需求相对较低,并根据其数值大小分为三类:低市场需求类型,中等市场需求和中高承载能力类型,高市场需求和中高承载能力类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旅游人类学常用的深入访谈法多次对各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经营管理者访谈,总结出具有较强吸引力文化遗产景点的属性,包括产品、体验、营销、文化和领导五种属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管理对策。 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三点: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丰富了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内涵,认为只有两者在一定水平上达到和谐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运用市场需求——承载力矩阵模型对西安城区19个文化遗产景点的旅游潜能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多数景点市场需求不足;运用旅游人类学常用的深入访谈法探悉了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文化遗产景点的属性构成,共包括产品、体验、营销、文化、领导五个属性,这对于提高文化遗产旅游景点的市场需求,优化旅游效益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在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镇化的双重影响下,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水体污染问题突出、噪音污染普遍、耕地资源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需求矛盾日益尖锐;但在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农村居民点粗放低效利用的现象,加强农村居民点整理,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挖掘农村居民点
土壤盐渍化是除土壤侵蚀、沙漠化、退化和污染之外又一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盐渍土基本都为低产土壤,但是很多情况下又兼具地势平坦和灌溉之便,所以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理
土壤有机质(SOM)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各种有机产物、动植物残体,是构成土壤复合胶体的核心物质。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新课改过程中,很多英语教师都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点,那就是中学英语教学只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就可以了,语言交际就是英语教学的所有内容,至于那些基础的语法是无关紧要的,结果导致很多中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也直接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效果。  一、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很多英语教师都不再专门讲解英语语法知识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曲解了新课标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