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材人教版与香港朗文版语言知识的比较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555666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和发展技能的中心内容。小学英语教材作为英语教学内容载体,不仅是英语学习的重要输入来源,而且也是课程标准指导思想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随着一本多纲和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小学英语教材编写工作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质量方面的短板,尤其是教材语言知识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欠合理的问题。表现为:多个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语言选材标准偏低,其教材内容丰富性有余知识性不足、语言知识繁简矛盾明显、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数量倾斜、教材内容偏离真实语境和情境价值理念本土化。即语言知识编排存在的有无、繁简、多少、真假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英语教材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而且难以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无益于学生新知识的建构和英语能力素养的形成。再者,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以考试和分数衡量教学质量的方式在英语教学评价中仍然占据着重要位置,且语言知识仍然是试题内容结构和测试能力的基础。因而,对于语言知识内容适切性的研究仍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对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和香港朗文版小学英语教材的语言知识进行文本分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论文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和意义等相关情况,对国内外教材研究的现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并选定了教育学、语言学等相关知识作为论文的理论支撑。第二章至第五章依托理论知识,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定量分析法,以小学英语教材语言知识为研究切入点,重点对两套教材的语音、语法、词汇、话题和功能五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呈现这五个内容要素在知识编排时存在的特点和问题。最后一部分对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整理出两套教材的异同点和优缺点,分析产生异同点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根据朗文教材语言知识编排的优点,向内地小学英语教材编写提出如下可行性建议:语音知识要淡化机械拼读重视超音段音位知识的情感体验、词汇呈现方式要实现由“词”到“词群”的分类整合、语法点呈现顺序要有利于意义练习和交际练习、话题内容体现时代性和文化性的价值内涵、重视语言意动功能和情感功能。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推动实施品牌战略,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扩大品牌战略的内涵,把名牌产品、驰名(著名)商标、政府质量奖、企业标准化、质量信用评价、品牌价值评
采用杂交育种结合高肥水鉴定后代的方法育成中黄13、中黄19和中黄35共3个超高产大豆品种。中黄13和中黄19产量各2次达4.5 t·hm-2以上;中黄35利用滴灌结合施肥、化控倒伏、调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利用双差分模型对具有不同特征的“债券通”标的债和非标的债在政策实施前后的流动性变动进行研究,以探析“债券通”对债市流动性变动的作用机制。此外通过
介绍了西华山钨矿为走出末期矿山所面临的困境而采取的改革措施.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研究生物炭添加对华南早稻田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对照(CK),BC1、BC2、BC3(土壤中分别混入5、10、20t·hm-2生物炭)、RS(稻草直接还田)和RI(稻草加腐熟剂还田)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K、RS和RI相比,生物炭处理能降低稻田CH4和N2O排放量及排放强度,综合排放强度最低的为BC3处理,值为0.98kgCO2-
介绍了一种以高团聚态纳米W为原料,采用胶状碳包覆前驱体工艺,低成本、高效率制备高稳定性、低氧、均质、粒状超细和纳米WC粉末的新方法,并对碳化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
基于小麦田间试验,采用ASD光谱仪连接余弦接收器实测小麦冠层宽波段反照率,并同步取样测试小麦覆盖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含氮量及绿度特征等指标,对小麦冠层宽波段反照率与小
为了在计算机中真实再现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首先对现有的各种地形模型(如等高线模型、TIN和RSG)进行分析,选取TIN和RSG两种数据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对接边处进行光滑处理,以达到真实表达地形特征的目的;其次分析建筑物模型的建模方法以及数据获取途径;然后用三角形构造算法,对地形与地物模型进行有机集成,最后用三维空间实体建模方法对鄱阳湖区进行了大比例尺三维再现。
【目的】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区分不同地域来源和饲养期牛肉的可行性,为牛肉产地溯源和产地确证等监管措施提供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