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碳源对腐殖填料生物滤池反硝化效能的影响

来源 :常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x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殖垃圾生物滤池是以腐殖垃圾作为主要填料,介于传统砂滤池和生物滤池之间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高处理效率、低投资成本、维护简单的特点。采用生物法处理低碳氮比废水(C/N)时,因为C/N比低,通常需要在生物反硝化阶段外加碳源,否则很难保证出水中总氮(TN)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传统外投碳源多为液体有机物,存在着二次污染、需多次投加、成本高的弊端,因此,本文研究了几种固体材料作为缓释碳源的可行性,并与腐殖垃圾生物滤池(HF)相结合,研究了它们对处理低碳氮比废水时的效能影响。首先,研究了大米、玉米、蘑菇渣、稻壳、小麦秸秆五种材料和它们各自的热改性、碱改性材料的释碳能力,二次污染物释放情况,天然状态下溶解性有机物的释放能力和出水色度等指标,选出各组中合适的一种。然后,以空白为参照,进行了缓释碳源腐殖垃圾生物滤池对低C/N比废水的对比研究,筛选出最合适的一种。最后构建了四级串联缓释碳源腐殖垃圾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研究了缓释碳源对腐殖垃圾生物滤池反硝化效能的影响。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5种材料的自然状态和热处理后的状态,释放COD的情况都为初期快速大量释放,然后下降,而碱处理后的材料释放COD的过程则比较平稳;各材料的碳源释放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和Ritger-Pepass方程;5种天然状态的材料浸出液DOM荧光组分主要是类色氨酸、类酪氨酸为主的类蛋白质,含有少量胡敏酸和富里酸;5种材料及它们的热处理材料释放N、P等二次污染物的释放规律同释碳规律类似,均为初期快速大量释放,然后速率降至较低的水平;碱处理材料释放N、P等二次污染物的释放规律也同各自的释碳规律相似,释放过程一直比较平缓;综合比较释碳能力、浸出液可生化性、二次污染物释放、DOM有机质释放和色度等几方面的实验情况,分别选出每组中最适宜的缓释碳源进行装置实验,它们分别是:大米(热)、玉米(碱)、蘑菇渣(碱)、稻壳(碱)、小麦秸秆(碱);(2)在进水量3L,进水C/N比为3,进水时间8 h,水力负荷为0.5 m~3/(m~2·d),碳源与填料体积比1:6,不通风,不回流的条件下,以大米(热)、玉米(碱)、蘑菇渣(碱)、稻壳(碱)和小麦秸秆(碱)作为碳源,设空白对照,进行缓释碳源-腐殖垃圾生物滤池对低C/N比模拟废水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碱)、稻壳(碱)反应器对COD的均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79.40%和78.64%;除大米(热)和蘑菇渣(碱)外,依靠腐殖垃圾上的微生物和材料的吸附能力,各反应器对NH4+-N的去除率都达到70%以上;蘑菇渣(碱)和玉米(碱)反应器对TN的去除率较好,但是反应器大都存在碳源不足的现象;空白对照对TP的去除率最高,其次为玉米(碱),说明缓释碳源生物滤池对磷的去除主要还是靠基质自身的沉淀作用和材料的吸附特性。综合考虑对各污染物指标的处理效率和出水色度,选择玉米(碱)作为最合适的缓释碳源;(3)以玉米(碱)为缓释碳源搭建的四级串联腐殖垃圾生物滤池,对低C/N比模拟废水进行处理。在进水时间12 h,每小时通风量为1 L/min(持续5 min)的运行条件下,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进水C/N比、水力负荷、出水回流比、碳源与填料体积比4个因素对工艺处理低C/N比污水效能的影响,优化了运行参数,结果发现,相比较NH4+-N和TP,4个因素对COD和TN的去除效果影响更大。目前确定的最佳运行参数为:连续进水,间歇中心管通风,表面水力负荷为0.5 m~3/(m~2·d),进水量为5 L,进水C/N为3,每小时通风量为1L/min,持续5 min,出水回流比30%,碳源与填料体积比为1:3,此时出水COD、NH4+-N、TP、TN去除率约为89.95%、96.58%、85.17%、90.17%。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了多种材料的释碳能力,并用缓释碳源腐殖填料生物滤池来处理低碳氮比废水,以此构建了多级处理工艺,研究了体系处理低碳氮比废水时的处理效能和主要影响因素,优化了工艺参数,实现了对低碳氮比废水的较高去除效果,为探索脱氮处理新工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正>“黄宗羲定律”缺乏坚实的史实依据,一些引用者又不究其本意过度演绎,无论继续作为研究中国历史上税制改革的一种分析工具,还是作为现实税制改革的龟鉴,都可能引起误解,形成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21世纪初,秦晖教授通过诠释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有关论述,概括出中国财政史的“黄宗羲定律”,即中国历史上“每搞一次‘并税’改制,就会催生出一次杂派高潮”,并称这一“定律”是“王朝时代的又一个怪圈”。此后,这
期刊
随着医学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制造的CMUT超声换能器凭借其高机电转换效率、易与人体阻抗匹配、宽频带等优点已成为压电超声换能器的有效替代。CMUT超声换能器技术的出现为超声系统的微型化趋势铺平了道路,通过微型化,可以获得许多好处,包括提高系统可靠性、便携性和降低成本。然而,CMUT超声换能器在接收超声波信号时输出的电信号比较微弱,因此,本文设计了面向CMUT超声换能器的信号检测及多
<正>有关祥林嫂的死因,可谓见仁见智。当前学界普遍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吃掉的”,而《祝福》文本中则是借冲茶短工之口说出祥林嫂是“穷死的”。以上两种观点固然皆有所依据,然而不管是“被封建礼教吃掉的”还是“穷死的”,都只是揭示了祥林嫂死亡的原因,却没有交代其死亡的具体方式。笔者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
期刊
<正>儒家在文艺方面的重要主张之一是"以文载道"。用诗歌反映百姓疾苦,促使统治者体察民情,是"以文载道"的一种体现。白居易的《赠友五首》中的第三首就属于这一类作品。这首诗被认为是广义的咏钱诗。由于这首诗的内容涉及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要真正读懂它还是颇有难度的。大历十四年(779)五月,唐德宗即位,建中元年(780),正式颁行两税法,结束了自三国魏晋以来实行了约五百年的租庸调制。这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
期刊
山体滑坡作为一类常见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区滑坡灾害高发,是全国滑坡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但该地区复杂的孕灾地质背景和诱发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方政府对滑坡的早期识别及监测预警。因此,在多源数据的基础上开展南方山地丘陵区滑坡灾害调查及滑坡易发性分析,对区域滑坡的预测预警、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如何利用多源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提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深化改革,我国的历史教育发展已经逐渐从以往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转为兼顾学生历史能力与思维的培养。通过如今的历史教育,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之外,应具备与历史学科特质相关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高中生历史“变迁”意识的培养符合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新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理解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的延续、变迁与发展,认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变迁”意识,有助于学生明
对于两税法变革的历史评价,自宋元之交马端临加以整体性肯定后,长期以来史家给予的多是正面判断。与后人从学理分析得出结论不同,唐人的诗文如实记载了两税法变革后出现的社会问题。以诗证史足以补正史传记载的阙如,以达用多重证据审视和分析之目的。文章从唐人诗文描摹的客观现实和传达的主观感受出发,对两税法变革的是非功过加以评析,以期补充与纠正史家的传统观点。
<正>公元755年,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从范阳起兵,由此爆发了"安史之乱"。其时,正值唐朝开元盛世的鼎盛时代,兵戈一起,唐朝从巅峰跌落深渊。经唐肃宗、代宗两朝平叛,历时8年才将安史之乱平息。但灭亡的只是安史两家而已,继之而起的新军阀借尸还魂,致使战事频仍、经济凋敝、人民流离失所,唐王朝风雨飘摇。
期刊
在分析我国过去30年能源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简述了伴随煤炭开采过程中煤矸石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并介绍了煤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现有利用方式。综合目前利用方式的弊端,提出了以离层区注浆充填为代表的煤矸石有效大宗利用新工艺。离层区注浆充填技术前期投资小、运行期间与采煤作业相互影响小,在抑制开采沉陷的同时实现了煤矸石废弃物的有效资源化转化,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为我国煤矸石有效资源
转化医学是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之间双向沟通和有效转化的技术,其意味着过程。转化精神病学是当这样一个过程用于精神病患者。转化研究包括4个不同但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T1-T4)。基因组中的转化医学包括T1:基因组研究;T2:临床试验或应用;T3:知识的转化,如指导手册;T4:产出或结果。本文着重介绍了细胞色素P450(CYP)同工酶的转化精神病学研究。该酶负责许多作用于精神的药物的代谢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