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客观统一原则框架下危险犯之危险状态的认定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u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客观统一原则在哲学领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在刑事法律中是刑事理念,而在定罪活动中,“主客观统一原则”不仅是静态的指导原则,而且是定罪复数主体间共同作用的原理之动态体现。主客观统一原则指导下的定罪过程可以看作一个定罪机制。依照这一定罪机制,可以对属于危险犯构成要件要素之一的危险状态的认定机制作如下理解:第一,在对案件事实的侦查过程中,对危险状态的查明是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统一,应以主客观统一原则为指导。第二,法官在对危险状态予以认定时体现为客观证据认定和适度自由裁量的统一,因此在定罪思想上应当以主客观统一原则为指导。第三,案件事实系统中的危险状态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有机统一的结果,应当以主客观统一原则为指导进行认定;而实体法律系统中的危险状态是对案件事实中危险状态在法律条文上的反映,是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统一,也应当以主客观统一原则为指导进行理解。总的来说,危险状态的内涵探讨与司法认定的过程应当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和主客观统一原则框架下危险犯之“危险状态”的认定机制,危险犯应以“足以发生某种实害结果的法定危险状态”为既遂的构成要件要素,无论是抽象危险犯还是具体危险犯,其“危险状态”的性质都是既遂要件,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统一体,具备“结果”性质。行为人方面的主观因素和与该行为有关的客观因素共同决定着危险状态的出现。因此,对“危险状态”的认定应当“瞻前顾后”,根据行为的各种主客观事实加以科学判断,而且必须对与危险状态产生有关的主客观因素即判断要素加以具体分析才能得出危险状态最终是否形成的结论。在危险犯实行行为着手后,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可以导致中止、或未遂或既遂的形态。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沾化区的冬枣种植面积的增大,影响力也不断增强,陕西省等地也开始大面积种植冬枣,对枣树的嫁接育苗和修剪的技术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本文就冬枣的嫁接育苗的圃地准备、砧木苗的培育、种子培育、苗期管理、接穗、嫁接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苗木管理和分级标准,供广大种植者参考使用。  关键词:沾化冬枣;嫁接育苗;砧木苗;苗木出圃  沾化冬枣,为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随着沾化区的
正常人血压是一个波动的曲线,白天较高,夜间较低,一天之内有两个高峰,呈双峰一谷的长柄杓形曲线。血压在凌晨2-3时最低,晨间觉醒后血压急剧上升,并于上午8-9时达高峰。多数人到下午4-6时血压又升高,形成第二高峰,通常第二高峰低于第一高峰。6点之后血压呈缓慢下降趋势,到凌晨达最低。睡眠时血压较白天低10%-20%。长柄杓型曲线符合生理情况,是一种较健康的曲线,大部分人如此。如果昼夜血压节律丧失,称非
加快农村社会的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离不开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由于畜牧兽医公共服务固有的农村公共服务的共性及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
基于冷战对立而造成的韩美同盟关系已经维持了50多年,韩美同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面临严峻的挑战,韩美同盟的未来不仅影响朝鲜半岛而且对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形势都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