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调查母语为西班牙语的汉语学习者习得及物动结式的情况,发现偏误的类型,揭示出偏误产生的具体原因,对教学策略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并做了部分验证工作。本文由绪论和正文五章组成。绪论综述了相关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确定一个总体背景。第一章系统描写了汉语及物动结式所表达的事件类型在西班牙语中的表达方式,展示了习得者母语和目的语的差别,为下文的偏误分析设定语言背景。汉语表达致使事件的及物动结式所表达的事件在西班牙语中往往用一个动词来表达(即词汇致使),或者用因果复句来表达,因为西班牙语没有汉语动结式这种复合型的表达致使事件的手段。而汉语及物动词带虚化补语构成的动结式所表达的事件类型,在西班牙语中往往用一个动词或有时态变化的词来表达。第二章通过调查问卷方式研究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习得者汉语及物动结式的习得情况。文章根据受试所用教材中动结式的教学安排设置了问卷的调查项目。本调查共包括三个问卷:问卷一旨在发现受试的偏误类型;问卷二旨在说明受试在口语中对汉语及物动结式采取的反应和态度;问卷三调查教师讲授及物动结式的教学方法、态度、掌握西班牙语情况、纠正偏误的态度。问卷一的调查结果显示母语为西班牙语的秘鲁学生在习得汉语及物动结式时出现的偏误类型主要有缺漏:缺漏述语、缺漏补语、缺漏宾语;误用:误用述语、误用补语、误用宾语、误用否定副词;错序:述语和补语错序、补语和宾语错序;误加:误加“了”、误加动词;回避:回避成主谓句、回避成两个句子、完全回避动结式结构。问卷二的调查结果显示,学习汉语时间小于2年的学生在口语中遇到动结式时倾向于采取回避策略,学习汉语时间超过2年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会使用汉语动结式,但是缺漏成分和误用的偏误出现频率较高。问卷三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教授汉语及物动结式时由于西班牙语掌握受限,而较少采用语言对比分析的方法,作业形式单一多依赖课本,教师对学生作业和口语中的偏误现象采取不积极的态度会影响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一结构。第三章分析了诸种偏误的成因。研究发现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和媒介语英语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习得汉语及物动结式。本章对这三方面均作了系统分析,得出一些具体性的认识。第四章和第五章针对上述偏误提出了一些合理化教学建议并做了部分验证工作。文章指出可通过语言对比、完善教材、改进练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师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等,来指导实践,促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