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IL-11的动态演变及其与心室重构的关系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haoxian1988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对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危害性的高死亡率、高住院率的急危重症。AMI后心室重构(Ventricle Remodel,VRM)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心源性猝死等导致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目前研究显示神经内分泌、血流动力学负荷改变、炎症反应等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AMI后VRM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A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1(Interleukin 11,IL-11)动态演变规律,结合患者入院3天、1周、2周、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随访末)时的心室重构相关指标。探讨血清IL-11的水平与首发AMI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为临床AMI的病情评估、治疗以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方法:纳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于2018年01月-2019年01月期间,发病24h以内的首次确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并进行急诊PCI术成功治疗的患者46例,包括前壁19例,广泛前壁8例,下壁16例,正后壁3例;于入院后12小时内、1周、2周、3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七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IL-11及其他生化指标,于入院后3天、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等指标,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冠心病药物治疗。另选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首次确诊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SCHD)患者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分析AMI患者成功进行急诊PCI术治疗后血清中IL-11变化规律及其与心室重构指标相关性。设定LVEDV0为AMI患者入院后3天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1为AMI患者随访末(6个月)时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为LVEDV的增长率,△LVEDV%=(LVEDV1-LVEDV0)/LVEDV0×100%。AMI组患者中将△LVEDV≥20%划分为心室重构组,△LVEDV0.05),即AMI1月时呈现出平台期,并维持较低水平表达。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时间段内血清IL-11水平较健康体检者组(4.53±2.10ng/L)、稳定型冠心病组(22.47±4.22 ng/L)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12小时内血清IL-11浓度与AMI组入院后3天的LVEDV呈正相关(r值=0.444,P值=0.002),与LVEDD呈正相关(r值=0.405,P值=0.005),与LVEF呈负相关(r值=-0.612,P值=0.00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12小时内血清IL-11浓度与AMI组随访末(6个月)LVEDV呈正相关(r值=0.707,P值=0.000),与LVEDD呈正相关(r值=0.795,P值=0.005),与LVEF呈负相关(r值=-0.719,P值=0.000)。(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台期(随访末为代表)血清IL-11浓度与同时期LVEDV呈正相关(r值=0.728,P值=0.000),与LVEDD呈正相关(r值=0.802,P值=0.000),与LVEF呈负相关(r值=-0.765,P值=0.000);AMI患者于心肌梗死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4个时间点的IL-11浓度与同时期的LVEDV、LVEDD均呈正相关,与LVEF均呈负相关。(5)AMI患者心室重构组入院12小时内血清IL-11浓度显著高于同时期非心室重构组,心室重构组随访末血清IL-11浓度亦显著高于同时期非心室重构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L-11呈现高水平表达,在入院12小时即达到高峰,并维持高水平表达至2周,第3周开始逐渐下降,到1月时呈现持续低水平表达。IL-11水平与左室重构和左室功能具有相关性。IL-11水平可能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的有效指标。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Nrf2/HO-1信号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大鼠肺损伤的作用机制目的:观察Nrf2/HO-1信号通路在百草枯中毒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NS组)、中毒组(PQ组),每组按1d,3d,7d处理,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采用腹腔注射百草枯(20mg/kg)制备肺损伤动物模型,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于各时间点迅速处死大鼠并取材(血液及肺组织)。
目的:目前临床上常以线性分析的方法对脑电图进行描述,实际上,脑电信号具有非线性特征,并且在反映脑电本质方面更具优势,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计算脑电图的非线性参数来探究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患者脑电背景活动的非线性特征。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为癫痫的患者,并从中筛选了30名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病例组
研究背景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重大公众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评估,2018年全球新增恶性肿瘤病例为1810万,其中有96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在最新发布的《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中,肺癌以11.6%的发病率与18.4%的病死率高居全球恶性肿瘤首位。在中国,肺癌亦是发病率与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
1研究目的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来源于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第四内含子27个碱基重复序列(定义为“27nt-miRNA”)以增强子的方式抑制eNOS基因表达和血管NO产物,并参与VSMC表型转换的调控,故而推测27nt-miRNA可能参与调控VSMC其他关键功能。本研究以自噬和凋亡功能为切入点初步探索内皮源性27nt-miRNA对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调控作用,预测并验证27nt-miRNA
背景: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是针对早期小肝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乙醇代谢酶是肝脏代谢乙醇所依赖的重要酶类,包括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
目的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可促进肾结石形成过程中的自噬,加重肾脏损伤。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是调节细胞内环境稳态的关键因素,也与ROS的产生直接相关。因此,本研究通过建立动物和细胞草酸钙(Calcium Oxalate,Ca Ox)结
自国标舞这门舞蹈艺术进入我国之后,其在我国的发展逐渐获得了充分肯定,为了国标舞更好的发展,国标舞这一艺术形式也需要不断探寻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中国真正实现“开花、结果”。在国标舞表演性作品中融入中国元素能够在中国特色文化和国标舞之间实现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国标舞的艺术展现维度,也能让国标舞得到更大范围的群众认同,这种融合恰当的国标舞作品的产生,也能更好地促成国标舞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壮大,为中国艺术
研究背景种植体周围炎与牙周炎在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上有着相似的特点,故常将两者相提并论。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应分别进行研究。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研究发现非编码RNA(non-coding ncRNA)在多种炎症性疾病包括牙周炎中表达异常且有较好的预后价值,但在种植体周围炎中的相关研究却很少。提示我们可从转录组学的角度进一步对种植体周围炎及牙周炎的发
学位
背景: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是指由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i,GAS)感染导致的风湿热活动,进一步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因RHD所致的死亡人数每年超过30万,但其发病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反应参与了风湿性心脏病的心脏瓣膜损伤进程。TH17细胞及其相关炎性因子介导了机体的炎症反应与自身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