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随着反思性教学的提出及在我国的兴起,我国学者开始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不同的研究。但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学、小学高等教育的教学反思,幼儿园教育领域中反思性教学的实践研究不多。关于幼儿园实习教师反思性教学实践的研究更是未被关注的课题。教师的反思性意识要在职前就开始培养,实习教师是结合实践进行教学反思的开端,探究实习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实践对于改进幼儿园实习教师的指导,及促进实习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对两位幼儿园实习教师(两位专硕研究生)的反思性教学实践进行个案研究,描述其反思性教学的过程,及过程中的反思。在过程描述的基础上对反思历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本资料收集、视频拍摄、访谈等方法。分别呈现了小田老师和小胖老师在计划阶段到教学、评价阶段的主要行为、反思、收获。其中:1、在计划的环节中,实习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需要作出判断,制定教学意图。根据制定的教育意图,实习教师收集绘本及相关资料,并对绘本进行筛选和分析,设计方案。实习教师与同伴通过讨论、模拟教学等方式优化方案。2、在教学环节,教师实施教学活动,主要以幼儿的反应、表现为反思依据,教师反思主要通过教师回应体现。3、在评价环节,实习教师在教学活动后会对自己的教学做自我评价,再听取他人的评价,最后实习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录像写下反思记录,根据反思改善教案,并模拟,进行第二次教学。 通过对实习教师的访谈、分析实习教师的反思记录、教学视频了解在对幼儿园实习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实践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实习教师在反思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有教学指导支持,无过程反思支持。2、反思有积极性,但水平有限,且内容局限。3、教学中反思较少,多教学前和教学后反思。4、实践效果与反思不完全一致。根据问题,研究者对研究与反思性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进一步的研究建议:1、在反思性教学研究中加入量化分析。2、研究对象选取的差异性。3、进一步完善研究的外部条件。对幼儿园实习教师反思性教学的建议:1、培养师范生掌握反思策略。2、增强实习教师的实践经验。3、成立多元“反思学习共同体”。4、利用网络交流技术,构建反思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