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国家职能问题研究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an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由前言、正文八章和结语组成。 前言从人类历史、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史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的角度,引出国家职能问题之重要,引出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国家职能问题之重要。 第一章首先研究了国家职能的概念。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国家职能的本质,国家职能的分类,国家职能与国家机器、国家制度、国家结构、国家机构和国家体制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国家职能是由国家本质所决定的,为了实现和满足统治阶级利益和需要,由国家机器所发挥的作用;是统治阶级以“国家机器”强力为后盾,以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政治体制为机制和保障,通过权力机构的各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实现和满足自己根本利益和要求的作用;是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统一。还分析了国家职能的相对独立性:国家职能对国家本质和社会历史进步既会发生促进作用,也会发生妨碍作用;不同的国家职能发生作用的形式和范围是不同的,具有继承性、系统性、结构性、民族性等。进而简要梳理了西方历史上从古希腊到当代有关思想家,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对国家职能的认识成果。还简要考察了中国历史上有关思想家对国家职能问题的思索。通过中西方国家职能认识史的梳理,使我们对国家职能理论的理解更为厚重,更具历史感。 第二章分别考察了中西方历史上的国家职能。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国家职能的简要考察,既加深了国家职能对于一个国家或王朝兴亡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又加深了对中国历史上自秦以后形成的维护国家大一统的职能以及思想文化方面的统制职能等的历史影响的理解。通过对西方历史上国家职能特别是资产阶级国家职能历史演变的分析,可以从西方国家在经济职能等问题上的政策变化中得出许多借鉴。该章为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国家职能提供了历史铺垫和历史比较。 第三章通过简要考察苏联国家职能的历史演变,总结了其中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通过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于苏联国家职能和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的、多方面的影响以及在改革问题上导致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的分析,使我们一方面更为深刻地理解中国国家职能的重要蓝本和来源;另一方面在国家职能改革问题上得到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第四章简要考察了中国社会主义国家职能的历史演变,初步总结了其中的历史经验。一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国家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所以国家职能是事关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能否发挥,是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兴衰的重大问题。二是国家职能的定位是一个根本问题。在经历了许多挫拆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牢固确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地位,这就抓住了国家职能的大局和根本。三是国家职能如何发挥作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限制了国家职能作用的发挥,所以必须进行改革。四是国家职能是一个内容逐步完善和拓展的系统。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国家职能在不断深化和拓展。我们必须不断地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完善和补充国家职能。 第五章研究了中国国家的政治职能。第一节研究了中国国家的阶级专政职能。通过对马克眉、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分析和回顾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对我国当前阶级斗争特点的分析,认为在当前国际国内条件下,国家是一种特殊的阶级专政工具。这种特殊既表现为专政主体的空前广泛,又表现为专政对象己经不是完整的阶级。坚持这种特殊的阶级专政职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国家的阶级专政职能必须加强而不能削弱。第二节研究了国家的民主职能。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主问题的论述和我们党在邓小平和江泽民带领下对社会主义民主问题认识和实践的分析,论证了民主是国家的重要特征和职能,论证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民主职能的主要之点和它在政治职能中的地位。第三节研究了国家的稳定职能。认为稳定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综合体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具体分析稳定职能的基本内涵和当前应该解决的重大问题。第四节研究了国家的法治职能。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我们党的认识经历的分析,论证了国家法治职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当前推进国家法治职能提出了若干建议。第五节研究了国家政治职能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第六章研究了中国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保障职能。第一、二节在分析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本国情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江泽民带领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经济活动特点认识的基础上,论证了国家经济职能的主要内涵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建立和保护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汁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培育和完善市场体制,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制订国家经济发 展战略等)。进而分析了国家经济职能的基本特征诸如
其他文献
铁路作为陆地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最早起源于英国。在铁路初创时期,蒸汽机车作为唯一的牵引动力更是铁路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新技术的发明都有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蒸汽机车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STM“Jump—to—contact”针尖诱导表面纳米构筑是目前水溶液中具有最高分辨率的一种表面纳米构筑技术.然而,一些金属因其具有较高的内聚能而难以发生针尖原子向表面的转移,限制
公共领域是由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以公共舆论为表征的社会生活领域。在这个公共空间内,人们可以针对公
毛泽东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长期以来,一大批国外学者对毛泽东研究保持着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国外毛泽东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展现毛泽
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于1825年首先诞生在英国,大约十多年后,有关铁路、火车的知识和技术就陆续传入中国。不过比较特殊的是,中国的铁路修筑自晚清开始,就与国防事业密切相关。
2008年的春运是一段让我们所有人都无法忘记的日子。突如其来的大雪让繁忙的京广铁路突然受阻。由于交通不便,更多的人只是从新闻报道的只言片语中了解灾区的情况,从广州拥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