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G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不同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为临床治疗及提高MG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方法:纳入2018年03月至2019年01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及疗区的93例成人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MGFA临床分型量表确定患者临床分型,明确患者中医证候,普适性的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Medical Outcome Survey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和疾病特异性的15项重症肌无力生活质量量表(15-item Myasthenia Gravis Quality-of-Life Scale,MGQOL-15)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由经过统一培训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24.0软件对所采集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收集的93例MG患者中,其中男性41例,女性52例,男女比例为1∶1.27,年龄分布在18~86,平均年龄55.88±16.89,根据文化程度分三个等级,小学及以下22例,占23.7%;初中或高中46例,占49.5%;大学及以上25例,占26.9%。职业类型为体力劳动者22例,占23.7%;非体力劳动者71例,占76.3%。以MGFA分型,Ⅰ型34例,占36.6%;Ⅱ型49例,占52.7%;Ⅲ型10例,占10.8%。MGQOL-15平均分17.65±6.27,SF-36平均分106.13±11.83。生活质量良16例,占17.2%;生活质量中77例,占82.8%。性别、文化程度在MGQOL-15、SF-36及各个维度得分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MGQOL-15及RP项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P=0.023),职业类型在VT项有显著差异(P=0.006),MGFA分型在SF-36总分(P=0.007)及VT(P=0.000)、RE(P=0.019)、SF(P=0.041)、PF(P=0.003)有统计学意义。脾胃气虚43例,占46.2%;脾肾两虚29例,占31.2%;气阴两虚17例,占18.3%;大气下陷4例,占4.3%。不同中医证候与MGQOL-15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F=4.919,P=0.009)。不同中医证候与SF-36得分(P=0.008)及VT项(P=0.001)、RE项(P=0.04)、MH项(P=0.003)、SF项(P=0.013)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 1.影响MG患者生活质量因素可能有年龄、职业类型及MG的临床类型,具体表现为年龄越大生活质量影响越大,体力劳动者较非体力劳动者生活质量差,MGFA分型Ⅱ及以上者生活质量较差。 2.MG患者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候之间可能存在潜在相关性,脾肾两虚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脾胃气虚及气阴两虚证者,尤其在生命活力(VT)、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社会功能(SF)维度上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