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31镁合金的自冲铆接工艺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是郑州大学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合作的美国通用联合基金项目“Joining of Dissimilar Materials with Crash-Toughened Adhesives”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探索镁合金板料在汽车工业中应用的可能性。AZ31镁合金之间以及它与DP600双相钢之间的自冲铆连接以及铆粘复合连接工艺的研究是该项目的重点内容之一。采用铆接前预加热的方法来提高镁合金的塑性,从而达到理想的铆接效果。研究了搭接长度以及预热温度对铆接接头和铆粘接头剪切强度以及失效方式的影响;研究了利用不同的铆钉、凹模对镁合金以及镁合金与双相钢进行铆接的效果;研究了铆粘连接工艺并且比较了粘接、铆接以及铆粘三种工艺的连接效果。研究了湿热环境对自冲铆接头以及铆粘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AZ31镁合金在铆接前预加热到180℃与200℃之间,能够有效提高它的塑性从而达到理想的铆接效果。预加热不仅能够提高镁合金的塑性,还有利于增加板料与铆钉之间的互锁量,从而提高接头的剪切强度。最佳的预热温度和铆接速度为180℃,110mm/sec。太短的搭接长度会减小接头的剪切强度。相对于铆接接头,铆粘接头的强度随接头搭接长度的减小而减小的幅度非常大。确定接头的搭接长度为25mm。为了得到理想的铆接效果,铆钉长度较被铆板料总厚度长2-4mm,铆钉的硬度不要超过450Hv,凹模应该具有较高凸台高度以及9mm或10mm的内径。进行镁合金与钢板之间的铆接时,若将0.75mm厚的钢板作为下板料,互锁量非常小并且下板料容易被刺穿,所以钢板应该作为上板料。所制备的AZ31板料的铆接强度接近于类似厚度铝合金板料的铆接强度,铆粘接头强度接近于点焊接头强度。铆接接头的剪切强度主要取决于机械互锁力,可以采用简化的杠杆模型来估算,接头的剪切强度可以表示为:由于润滑作用,胶体的应用会影响接头的铆钉头高度,互锁量以及下板料的剩余厚度。所以对于铆粘连接工艺,若想达到理想的铆接效果,与铆接相比,必须适当调整铆接力。粘接接头具有高于铆接接头的强度,但有突发失效的缺点。用铆粘连接工艺生产的接头不仅有理想的抗剪切强度,而且能够克服突发失效的缺点。环境暴露使镁合金之间以及镁合金与钢板之间的铆接接头的剪切强度稍有增加,使铆粘接头的剪切强度降低。与打磨处理的接头相比,磷化处理的AZ31合金铆粘接头具有更高的剪切强度。■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分析在ICU的护理过程中运用舒适护理的成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结果
扩散连接工艺作为一种先进的连接方式,目前已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以及核电等多个领域。因此,扩散连接技术近些年来在微化工机械封装过程中的应用所受到的关注也不断增加。就材
自动变速器(AT)的故障以液力换挡控制系统最多,而液压控制系统故障,究其原因多为自动变速器油(ATF)引起的,所以在检查自动变速器油质时,不能忽视油质对变速器故障的影响。文中通过实
WIFI技术是无线领域新兴的技术,它以其传输速度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针对WIFI网络存在的诸多安全因素的困扰,文中在简要介绍了WIFI的概念、特点的基础上
针对磁悬浮飞轮的转子平衡后转动效果不理想、转子平衡过程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磁轴承系统特性的现场动平衡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考虑电磁力的影响,进行转子系统的整体
后续晤谈中,当事人改变的停滞与复发,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篇文章将介绍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如何正向看待并有效运用进展停滞与复发的经验,协助当事人从各种经验中累进持续自我
标准化是社区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需求之一。社区教育标准化建设包括教育实体、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三要素,应遵循科学性、多元性、发展性和适度性的基本原则。结合社区教育
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各种新型零售业态模式进入市场,便利店是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典型业态类型。便利店具备杂货店的部分特征,也综合了超市营销的优势。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空间布局得到优化,超市呈现出新的特征,大型超市距离居住区较远,虽然类别较多,服务功能完善,但远离购物者居住区,同时卖场面积较大,品种繁多的商品使得消费者消费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时间、精力,正是超市郊外化、大型化导
前期研发的聚苯乙烯中空微珠作为钻井液减轻剂在现场应用中易团聚,极易与钻屑吸附而被固控设备除去,导致钻井液密度逐渐升高。为解决聚苯乙烯中空微珠存在的吸附、团聚问题,从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不断普及与开发,已经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金融工具与模式,如何应用与管理这些金融创新工具与模式是维护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必须要回答的重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