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基础性的、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世纪,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即“技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把这个问题延伸到职业教育领域,特别是延伸到起到基础性培养作用的,培养绝大多数一线技能型劳动者的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就会发现究其根本还是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大基本问题,这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关联。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通过分析这一模式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回顾和总结了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TAFF模式、英国“工读交替”模式等国外典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得出职业教育必须紧密结合企业需求进行办学等重要启示;同时介绍了目前国内比较典型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办学等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比较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分析得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来培养人才。再以广西Y学校为例,分析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培养目标模糊、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体系照搬普通高等专科教育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评价考核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并从外部社会环境原因和学校内部管理原因两个方面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应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中职学校进行准确定位以办出学校特色,以就业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创新课程体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建设,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来完成对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使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真正能适应社会需求,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