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弦脉寸关尺分部及弦脉相兼脉与病症的相关性。方法:从《名医类案》中归纳整理与弦脉相关的医案225例,再从中筛选出弦脉按寸关尺分部候取的医案117例,结合临床中采集的有关弦脉相兼脉的病例142例。运用Microsoft Excel建立弦脉分布候取的相关医案信息数据库,将脉象、症状在医案中的文本数据转化为数字变量,分别赋值为1和0。将获取的数据导入至SPSS 20.0中,进入回归分析,以逐步回归的方法得到脉象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将有显著性并且相关的症状保留(sig<0.05),没有显著性的不相关的症状逐步排除。回归得到的标准系数即为回归系数,也可称为相关系数,表示的症状与脉象之间的关系。成果:弦脉寸关尺分部及弦脉相兼脉与病症的相关性数据显示:与左关弦相关性最强的症状是性情急躁,相关系数为0.336;与右关弦相关性最强的症状是纳呆,相关系数为0.299;与左寸弦相关性最强的症状是心神不宁,相关系数为0.258;与右寸弦相关性最强的症状是头痛,相关系数为0.513;与左尺弦相关性最强的症状是腰痛,相关系数为0.256;与右尺弦相关性最强的症状有四个,分别是梦遗、目眩、咳嗽、体痛,相关系数均为0.425。临床研究与文献研究中常见症状相吻合,均为疼痛频率最高,分别为17.64%、18.3%。文献研究中,弦脉与数脉相兼频率最高;临床研究中,弦脉与沉脉相兼频率最高。结论:弦脉寸关尺分部与症状之间有密切相关性,其相关性体现了《内经》“上竟上”、“下竟下”的规律;弦脉最常见于左手寸关尺三部,以左关部为主,右手寸关尺三部则以右关弦为主;弦脉与疼痛类病症相关性最高,主要以腹痛、腰痛、胃脘痛、头痛等为主;弦脉分部候取的主病差异性显著,这种分六部辨析“独异”脉象的研究为疾病诊断提供了参考;临床研究部分与文献统计的比较,显示弦脉主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并且与妇科病、眠差、多梦等症状又密切相关。弦脉的相兼脉中,以弦数脉最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