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结核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使人类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由于结核杆菌的发现及治疗药物的出现,到20世纪中期,在控制结核病方面才取得了一定成就。不过,由于近些年艾滋病的出现和蔓延,结核杆菌耐药性的普遍出现,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结核病仍在广泛蔓延,并逐渐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结果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有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和27个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而我国未能幸免。目前,我国结核病的每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总人数中的14.3%,在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二。在结核病对人体造成的许多危害中,对心脏的危害逐渐显著,我们应该对其有充分的认识并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核杆菌引起机体组织的病理变化主要有变性、增生和坏死,而对心脏损害的国内外报道有,但是较少。我们都知道,因为心脏的电学改变往往早于形态学的改变,而心电图做为一种无创伤性电学检查方法,可以了解肺结核患者心脏损害的情况,及时发现肺结核合并的早期心脏损害。目前,人们较少关注结核病患者心脏损害,对心电图的改变关注更少。本研究主要探讨肺结核患者心电图改变与性别、血常规、血清蛋白、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和C反应蛋白(CRP)检查结果的关系,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希望通过本研究能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的心脏损害,并给予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自于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共收集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1114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病例,其中男性786例(60.41%),女性328例(39.59%),年龄为0-96岁,平均年龄(374±5)岁。职业有农民、学生、工人和其他。入选标准:首次确诊患有肺结核,痰涂片检查阳性或痰培养检查阳性,并且都没有开始使用抗结核药物的患者。排除标准:有易引起心脏损害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症、高血压等)及已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2试验方法:要求肺结核患者平卧,保持安静状态下现场采集心电图,所用仪器是美国公司生产的MAC-5000型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所收集的心电图由心电图教授做出诊断。所参照的诊断标准是美国心脏病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律学会(HRS)提出的"2009年国际心电图标准和诊断指南”与《临床心电图学及图谱》。诊断结果包括正常、快速心律失常、缓慢心律失常、左房室肥大、右房室肥大、ST-T改变等。而其他常规检查结果都由检验科医师做出诊断。3分组方法:我们将收集的资料按性别、血常规检查、血清蛋白检查、血小板检查、血沉检查和C反应蛋白检查等结果进行分组,对各组的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心电图与各项检查结果的关系。4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使用的是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肺结核患者总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健康人群;2肺结核患者心电图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男性>女性;ST-T改变发生率比较,女性>男性;3肺结核患者出现红细胞和白细胞均减少、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血小板减少和血沉增快时,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高;4肺结核患者出现红细胞和白细胞均减少、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和血沉增快时,ST-T改变发生率高;5肺结核患者出现白细胞增多、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和血小板增多时,右房室肥大发生率较高;6肺结核患者心电图异常组CRP水平高于正常组,快速性心律失常组CRP水平高于非快速性心律失常组。结论肺结核患者心电图总的异常发生率比较高,并且主要表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右房室肥大和ST-T改变。而对于不同性别肺结核患者心电图的异常比较,同样存在差异。这些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血常规、血清蛋白、血小板、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的异常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