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延长组下部石油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12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延长组下部是近两年来发现的勘探新层系,油藏具有上生下储的成藏特征。前人对该区的研究多集中在沉积方面,对成藏机理及成藏主控因素等方面研究甚少。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对勘探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通过轻、重矿物、岩屑组合及古流向分析,研究区主要受来自阿拉善古陆方向的西北沉积体系控制。通过野外露头、岩心、测井等方面的分析,长9主要为三角洲沉积,局部发育半深湖亚相。长8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受湖岸线摆动的控制,长8砂体分布具有顺河道方向局部厚层砂体呈坨状分布,切河道方向坨状厚砂围绕湖盆呈环带状展布的特征,提出了浅水三角洲砂体分布具“湖岸线控砂”规律。后期成岩作用是改变长8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其中铁方解石胶结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绿泥石膜发育形成局部高渗储层。通过研究在研究区划分出三种成岩相带。其中,绿泥石膜+高岭石胶结是最有利的成岩相带,绿泥石膜+铁方解石胶结是次有利的成岩相带。晚三叠世湖盆西北部长7生烃作用产生的异常高压是石油向下运移的主要动力。研究表明早白垩世延长组长7、长8期发育的低压区或相对低压区是石油运移的有利指向,利于油藏的形成。根据异常压力、流体压裂缝、沸腾包裹体及包裹体均一温度等方面的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长8、长9油藏具有“幕式充注、连续成藏”的特征,两者属同一个成藏组合,即源下成藏组合。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延长组下组合主要发育四种成藏类型:储层与烃源岩直接接触成藏、通过叠置渗砂体运聚成藏、通过流体压裂缝运聚成藏、油气通过叠置渗砂体和流体压裂缝运聚成藏。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延长组下部油藏形成及分布主要受“近源、低压、优相”三大主要因素控制。并根据这一规律在研究区长8优选出7个勘探有利目标区。
其他文献
当前,我们已经迎来了传播过剩时代。信息的海量堆积、传播工具的无所不在使得信息对于人们而言不再稀缺。相反,人们的注意力选择却成了市场追逐的稀缺资源。在这一大背景下,
报道了福建省山豆根属新记录种山豆根(Euchresta japonica)及其生物学特性、药用价值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信息漩涡中,人们在制造和发展信息的过程中也深陷其中,甚至人们的生活受到信息制约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入院治疗的88例胃溃疡患者,分别进行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观察最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手术治疗的疗
问|您对于朱友舟教授的这种新书风的创作方式和理念是怎样看待和理解的?谢少承|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军区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友舟的作品让我还是很吃惊的,基本上是耳
荨麻(Urtica)是我国的大宗地道药材之一,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植物,并且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多年来,人类在其药用价值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在其人工资源培育方面的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一个历史性的发展阶段,本文以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校园规划的生态观方面入手,对寒地城市的大学校园进行了全面的生态规划研究,并
福建省圭龙山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有174种(包括变种),隶属于36科79属。其中发现福建地理分布新记录种1个。即灰绿耳蕨(Polystichum eximium)。优势科是鳞毛蕨科、金星蕨科、蹄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交通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如何有效地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燃油
<正>40μA I_Q、5V至10V栅极驱动并能以100%占空比操作LTC~3895同步降压型控制器使高输入电压降压转换的性能和简单性达到了新的水平,适用于高达150V的输入。它免除了在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