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辅助下改良环甲膜入路在支撑喉镜暴露困难患者喉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改良环甲膜入路喉手术在困难气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自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安徽省舒城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住院并进行喉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声带息肉、任克氏水肿、喉乳头状瘤及早期喉癌(T1、T2)等,共376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测量上下切牙间距(CM)、颈围(CM)、头颈屈伸度、体质量指数(BMI)、下颏至甲状软骨间距离(CM)和Mallampati分级、Yamamoto分级及咬上唇试验,以及其他术前常规检查,将上下切牙间距小于4cm,颈围大于40cm,颈部后仰角小于30度,体质量指数BMI大于25,下颏至甲状软骨间距离小于6 cm,Mallampati分级III级或以上,Yamamoto分级III级或以上,咬上唇试验III级作为支撑喉镜暴露困难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将存在支撑喉镜暴露困难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重点准备与沟通,在常规支撑喉镜手术不能完成手术,且不适合纤维电子喉镜下切除的广基病变时,立即改用内镜辅助下改良环甲膜入路进行手术。376例患者全部采用全身麻醉,在足量肌松的条件下插入支撑喉镜进行手术,共有19例出现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其中7例声带息肉患者,5例采用角度镜加压喉勉强暴露,用自行加工弯曲后的翘头钳切除息肉,2例较小息肉改为电子喉镜下切除,其余12例采用改良环甲膜入路完成手术,其中任克氏水肿3例,喉乳头状瘤2例,声带白斑3例,喉鳞状细胞癌2例,巨大声带息肉1例,声带囊肿1例。手术方法为支撑喉镜暴露失败后,给患者垫肩,使头轻度后仰(颈椎病患者不强求体位),定位环甲膜后,平环甲膜上下正中横行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口约2cm;暴露颈白线,于颈白线处正中切开,暴露环甲膜上颈深筋膜;处理环甲膜血管:于环甲膜水平正中线二侧0.5-1cm,缝扎环甲血管,同时于环状软骨上缘下部正中缝合一针,缝扎环甲血管与甲状腺血管形成交通支;切开环甲膜及完成手术:用电刀于正中线切开环甲膜表面的颈深筋膜,并沿环甲膜表面向两侧分离或切除部分颈深筋膜,暴露环甲膜,最后用刀片平环甲膜上下正中横行切开约1cm(根据需要可适当延长),用两齿小号中耳乳突撑开器适当撑开切口,根据暴露情况选择45°或70°鼻内窥镜自下向上伸入,显像系统监视下用等离子或喉显微器械完成手术;切口缝合:术毕环甲膜缝合两针,皮肤及皮下组织可以不一期缝合,切口辅料加压包扎,一般一周后自愈,年轻患者可以在确定咳嗽不漏气后再对位缝合皮肤切口。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视野暴露满意,术后无一例出现出血、窒息及声门、声门下狭窄,声音恢复满意。结论:支撑喉镜的暴露与上下切牙间距、颈围、头颈屈伸度、体质量指数(BMI)、下颏至甲状软骨间距离和Mallampati分级等有明显相关性,可以用于预测支撑喉镜手术发生困难的概率,环甲膜入路不作为喉部手术的常规选择,但对于常规入路暴露困难的困难气道患者,与软管镜、弧形镜及喉裂开等手术方式相比较,在声门及声门下广基病变的治疗上,明显优于其他手术方式,对于常规手术入路不能暴露的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常累及多系统多器官。患者最突出的表现是血清中出现大量多种自身抗体,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和补体激活,引起多个系统和器官的损害。SLE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一般认为是遗传与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产生多种免疫异常。目前通过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
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中国发展新阶段下乡村治理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指导思想,使适应现代化激流下的古村落的良性更新发展成为可能。文章综合分析乡村振兴的思想内涵并将其作为古村落保护更新研究的方向,从自然环境、经济产业、人文特色以及运营维护四大方面着手对古村落的发展更新提出研究策略。同时,实践应用于徽州歙县阳产村的保护更新改造中,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落保护更新的发展策略,以期探索可持续性的古村落保护更新发展模
目的:观察原研伊马替尼转换国产伊马替尼胶囊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以及患者对转换国产药物治疗的接受度。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0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就诊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且初次诊断6个月内即接受标准剂量原研伊马替尼药物治疗,规律不间断服药至少达12个月,治疗过程中未接受其他TKI药物并至少获得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的患者
研究目的: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s,CP/CPPS)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与CP/CPPS的发展有关。白介素-17(Interleukine-17,IL-17)与某些慢性炎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是,IL-17如何驱动CP/CPPS发生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
目的:重度下肢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是一种由各种类型的能引起血管内炎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所导致的下肢慢性缺血,其治疗方式主要是根据病变动脉远端流出道的情况,分为外科手术治疗及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uto-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auto-PBMNCs)等治疗。目前auto-PBMNCs
本研究探究了不同种源池杉幼苗的抗旱性差异,以期为其引种驯化、抗旱种源筛选与培育、消落带植被选择及池杉抗旱性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不同浓度PEG-6000与Hoagland的混合液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不同干旱程度对3个种源池杉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并利用抗旱指数与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种源的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
近些年,我国开始大力推进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应用,国家和地方政府也相继推出多个政策来鼓励和促进其应用和推广,因此,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东南大学、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津西赛博思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及天津大学等研究机构和企业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型框架钢结构体系建筑产业化技术与示范",针对当前装配式钢框架体系建筑在应用中存在的梁柱外露、工业化程度低、施工复杂等问
背景二尖瓣反流(MR)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经典的手术治疗方式是二尖瓣置换术(MVR),但随着对二尖瓣结构认识的深入,二尖瓣成形术(MVP)逐渐取代瓣膜置换术成为治疗二尖瓣反流的首选术式。早期开展MVP术前依靠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对病变进行诊断,再根据超声检查的结果拟定大致的成形策略,但是对这种二维平面图像的诊断依赖超声医生的诊断经验,且提供给外科
背景和目的尽管巨大肝细胞性肝癌(hu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uge HCC,≥10cm)的治疗方案众多,且外科治疗的预后差异较大,但对于合适的患者,肝切除术仍是其首选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准确评估患者肝切除术后的生存状态对于临床决策及个体化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建立两个针对巨大肝癌肝切除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瘤生存期(di
研究背景:肺癌目前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于癌症首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作为肺癌病理类型的一类,占其中的大部分比例。在经历了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药物治疗后,免疫治疗兴起,成为晚期野生型肺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在现实应用中,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通过接受免疫治疗延长生命周期、提高生存质量,仅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能经免疫治疗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