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是一个依山傍水的老工业城市,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长江、嘉陵江沿岸工业用地向居住、公共服务类用地转换,这种现象在主城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尤其是随着两江四岸多条滨江路的建成通车,更是拉开了滨江地产的开发序幕。然而,许多滨江住区的规划设计并没有满足“江域空间”这一特殊要素的深层次需求,缺乏关于两江与居住、与城市关系的清晰认识。论文从上述问题出发,尝试提出重庆主城滨江住区的开发策略及模式,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研究框架的提出及研究现状的梳理。在第一章中界定了与研究相关的主要概念,阐述了住区、滨水区以及本文主要研究的重庆主城滨江住区的概念,并在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借鉴、参考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框架体系。第二章详细阐述了滨水住区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大量调研成果,分别对重庆滨江住区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两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三章在提出了重庆滨江住区建设的目标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其中包括土地利用、生态景观、交通模式、居住文化以及开发实施等几个方面。第四章则是在第三章得出相应发展策略之后,研究怎样达到符合上述策略措施的规划模式——即提出了“复合模式”的规划构想。第三部分,论文理论的实践证明。第五章在前文理论和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抽取重庆滨江几个典型的住区进行了实例分析,以验证论文观点的可行性和方法体系的普遍适用性。第四部分,是文章的结语,对论文提出的观点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