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演义》艺术新论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文本本体论、对话理论、叙事学、后现代历史叙事学、文学人类学等理论新视野审视《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运用人文学科理论发展的新观念、新方法,深入剖析《演义》文本构成综合性形态的具体体现,探讨文本内外多重层次的对话,把握小说整体结构的有机性,考察历史人物形象在叙述文本中的生成过程,力求阐发小说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原因所在.结语:该文力求从新的理论视野对《演义》的艺术成就予以阐释和总结,在更深层次上开掘小说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力的奥秘所在.论述过程中对简单化思考方式提出补充和修正意见.应用新理论审视小说文本的构成形态和艺术世界的展开方式,能够从文化学意义上探讨对小说艺术特质的理解.对其具体叙述观念的阐发和叙事方式运用的考察,当能够为历史题材的文学叙述提供有益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先就前代研究者对魏收及其作品所作的论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社会政治环境、士人心态、思想观念及与南方的文化交流情况对魏收性格及文学创作所产生的
文章先廓清了"女性主义"、"女权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女性意识"等基本理论术语.以此为基点,对三代女作家女性意识各自特征及流变轨迹进行了梳理
刘大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和学者.该文主要通过对刘大白生平及创作心理的研究,选择了四个切入点进行分析:首先是刘大白的诗歌语言形式,对于新旧之交的诗人来说,很
黄帝作为华夏始祖和人文始祖双重身份的这一说法,得到学术界乃至全世界的普遍认可。而对于黄帝的历史渊源与历史遗迹问题,学术界一直颇有争议。对黄帝的历史遗迹进行科学考证有
自20世纪90年代始,文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文学的网络介入问题。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化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属于大众文学。网络文学的兴起对文学的大众化产生了极大影响。论文
隐寓是中国自古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古代诗论受这种思维的影响,留下了许多贵含蓄、委婉的理论学说。表现在创作方面,内容无论是在政治上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