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质押融资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在当代企业经营活动中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由股权质押融资引发的上市公司破产案例近年来也呈爆发式增长。企业出于经营需要,如获取稀缺资源、关键技术、获得某个重要项目或公司控股权等,有时不得不进行高溢价收购,而囿于自身资金限制,有时又不得不进行股权质押融资。应该说,股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融资方式,运用恰当可以给企业带来超额利益;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因为股权质押融资导致公司破产的案例数不胜数,因此,如何控制股权质押融资风险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荣科科技股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失败案例为例,研究高新技术企业高溢价并购下股权质押融资风险及其控制的经验与教训,以期为其他类似企业优化经营决策提供参考。荣科科技案例是一个因为溢价并购进行股权质押融资,又因为并购效果不理想导致股权质押融资风险加速爆发,控股股东丧失控制权的典型案例。通过研究荣科科技的案例可知,荣科科技股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失败的原因有四,一是因为荣科科技股权过于集中,当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后,中小股东无法对大股东的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进行制衡;二是荣科科技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形同虚设,无法监督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三是因为股东个人股权质押比例高,使得股价跌至警戒线时,股东无法偿还债务或者补充质押;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荣科科技并购投资频繁且溢价高,加上并购支付对价的不合理,进一步加重企业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导致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畸高,加速了股权质押融资风险的爆发。根据荣科科技股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失败的原因,结合荣科科技股权质押特点和风险识别,本文提出以下风险控制建议:(1)合理设计并购方案,降低股权质押危机爆发的可能性;(2)规范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这包括设定个人股权质押比例上限为50%和限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的表决权;(3)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形成制衡式股权结构以保证独立董事和监事的独立性,更好发挥独立董事和监事对于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决策权利,减少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占机会;(4)加强外部监管,多部门合作,建立股权质押融资风险预警体系,规范股权质押企业信息披露行为,以免上市公司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