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术中洗涤式自体血回输预测因素的研究:一项多中心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we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筛选行胸腰椎脊柱内固定术的成年患者术中洗涤式自体血回输的预测因素。  方法:  对2011年9月~2012年12月杭州地区5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331例脊柱内固定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数据采集,对围术期相关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总结分析,以期发现术中洗涤式自体血回输的预测因素。  结果:  1331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853例患者术中使用自体血回收技术,其中193例(22.6%)患者进行了自体血回收技术而没有回输血量,660例(77.4%)进行了术中自体血的回输(平均回输564±329ml)。将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路手术(OR=10.524)、多节段的内固定(节段数≥4节)(OR=12.996)、多椎弓钉的内固定(钉数≥6枚)(OR=5.295)、多节段的融合(节段数≥3节)(OR=18.110)和多节段的椎板切除减压(节段≥2节)(OR=50.434)是术中自体血回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自体血回输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异体RBC的输血率仍然很高,与无回输组的比较(25.8%/6.5%和25.6%/12.1%);同时,两组患者术后72h引流量没有差异。  结论:  对于首次行胸腰椎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我们可以明确:手术选择前路、内固定节段数≥4节、融合椎体数≥3节和椎板切除减压节段≥2节是术中洗涤式自体血回输的预测因素,对于有以上任一因素的患者我们倾向于术中使用自体血回收技术。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仍然具有较高的术中、术后异体RBC输血率,因此,对于这样的患者围术期我们应考虑实施多途径的血液保护措施,从而进一步降低对异体输血的需求。
其他文献
前言 脑梗塞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糖尿病所引致的脑血栓形成患
前言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经肝动脉插管灌注治疗肝血管瘤目前国内已经广泛开展,其疗效肯定。平阳霉素作为一种国产抗肿瘤抗生素,最初用于恶性肿瘤的全身化疗。当其累计用量达到
目的:该研究拟采用COX—2和CD31(一种较为敏感可靠的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研究在声门上型喉鳞癌(supraglottic laryn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SGLSCC)中
子宫内膜癌(EC,Endometrial carcinoma)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20-30%。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其中年轻患者比例明显增加,随着女性生育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