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2001年和2005年两次机构改革后,我国于2006年推行以转变乡镇机构职能为核心的新一轮机构改革,此次镇级机构改革内涵更丰富,影响更深远,直接关系农村综合改革的成效。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然后,以乡镇机构职能演变为线索,按机构与职能相对应的逻辑对乡镇机构的历史沿革予以归纳分析。接着,引出新一轮机构改革的职能转变路径,并以金山区为例着重阐述了上海市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的实践。上海市重点强化乡镇政府职能,合理调整乡镇机构、严格控制领导职数和整合乡镇事业单位。从改革的实践看,此轮改革在职能定位、机构设置、机构编制和队伍结构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笔者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尚未实现政府职能与组织机构的良好匹配,主要表现为四大矛盾,即改革的内动力和外部环境间不对称、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不同步、改革措施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原则间的矛盾、乡镇机构与上级政府联动协调过程中的矛盾。最后,笔者提出,“因地制宜”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应以职能定位为核心,把政府职能转变、机构编制调整和机构分类改革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科学定位乡镇政府职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科学管理机构编制实现机构设置、编制配备的整体优化,科学分类改革对象落实分类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