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法在多孔钛表面合成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钛生物复合薄膜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wang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及其合金具有优良机械性能和耐腐蚀能力,因此在临床上长期被用作移植材料,如作为牙齿和骨头的替换物。但是目前所应用的钛合金生物力学与人骨不匹配,这是因为它们的弹性模量远远大于人骨。目前有较多的研究集中在制备与人骨相似的多孔骨架上。本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和人骨具有相似弹性模量的多孔钛,并且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合成HA/TiO2生物薄膜提高它的生物活性。 制备多孔钛所用的原料是商业纯钛粉(粉末尺寸≈10μm)和碳酸氢铵粉末(NH4HCO3)。制备的方法是先将这两种粉末按比例充分的混合,经过剧烈搅拌后将混合物放入模具中用80MPa的压力压制,接着分别在180℃和1200℃保温30min和2H。 本文合成的是开孔型多孔钛,通过它表面的扫描电镜图片可测出它的孔径在30-250μm之间,它的孔隙率在7.3%-35.4%之间。从它们的光学金相图片上可以看出这是一种α相的钛合金,并且它的晶粒尺寸在2-10μm范围内。多孔钛的弹性模量可以通过它的应力-应变曲线图计算得到,计算结果表明它的弹性模量在9.92-7.20GPa之间,相对Ti-6Al-4V等钛合金要低得多,并且很接近人骨的弹性模量(7-25GPa)。从多孔钛断口表面的SEM图可知道它的断裂方式是脆性断裂,从它的断口表面光学金相图发现裂纹穿过晶界向前扩展,表明它断裂时是穿晶断裂。 用溶胶-凝胶法在多孔钛表面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HA/TiO2复合薄膜。合成TiO2溶胶的前驱体是太酸正丁酯(C16H36TiO4),并且用二乙醇胺作为催化剂减缓它的水解速度。合成羟基磷灰石(HA)溶胶用的前驱体是亚磷酸三乙酯(C2H5O3PO))和硝酸钙(Ca(NO34H2O)),方法是先将前者用纯净水水解24H,最后将后者加进去。用提蘸法以12cm/min的速度在多孔钛表面合成TiO2薄膜,然后在600℃保温20min。用同样的方法和速度在TiO2薄膜表面合成HA薄膜,接着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用DSC、XRD、和SEM分析了凝胶和薄膜的组成、表面和截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HA在560℃开始形成,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结晶度有所升高。HA薄膜表面致密没有裂纹,从截面图上也没有看到内部存在裂纹和气孔。HA/TiO2的厚度约为10μm。 HA/TiO2薄膜在模拟体液(SBF)中浸泡24H后,从它的形貌图上可看到他的表面出现了一些很小的颗粒,浸泡336H后薄膜表面被一层新的薄膜所覆盖,EDX测试表明它们是类骨磷灰石。经过浸泡后XRD图中属于HA的衍射峰明显升高。
其他文献
期刊
石墨-铜功能梯度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导电和自润滑性能,在轨道交通、电力传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ANSYS软件对激光直接金属沉积石墨-铜功能梯度复合材料
期刊
q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是一种以粉末材料为加工对象的快速成形(RP—rapid prototyping)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过程中,粉末预热温度是影响制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SLS 系统在预热温度检测的准确性、预热温度场的均匀性及控温的自动化等方面还有待改进。为此,本文就粉末预热温度的检测、控制和预热温度场的均匀性进行研究,主要研
高速列车已经成为我国铁路交通的主要发展方向,车辆轻量化是高速列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很多铁路车辆的关键零部件,由于结构尺寸大、形状复杂,我国目前还是采用钢铁材料,使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