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在木材防腐中应用的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d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超临界流体进行木材防腐处理是木材科学界近期开展的高新技术之一。本文使用超临界CO2流体进行防腐处理研究,经过处理后试材达到强耐腐等级,还深入研究了防腐处理的各个工艺条件对防腐药剂留存量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到使防腐剂均匀分布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作防腐药剂与木材复合机理的探讨,为该技术的实用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超临界CO2流体对杨木、木荷进行防腐处理,甲醇为夹带剂的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超临界法相对于传统防腐处理法的优势是能使防腐剂在木材内部分布较为均匀,且无有毒废水的排放。处理过程中的压力及处理结束时的卸压时间对防腐剂分布影响较大,而最佳处理温度、时间则随树种而异。对于防腐剂留存量,若在处理过程中使用甲醇作夹带剂对它有显著的影响。超临界CO2流体处理对木材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而木材渗透性大为改善。采用TEB或者IPBC防腐剂进行处理,流失率低,抗流失性能较好。通过红外测试进行防腐药剂与木材复合机理的研究,得知防腐药剂TEB并未与试样木材内成分形成化学结合,而IPBC则可能与木材内羟基形成氢键。
其他文献
William Dameshek(1951)提出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s)的概念,认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属于同
回首人类文明进步的征程,女性的身影从未缺席,古有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击鼓抗金的梁红玉……放眼今天,女性的优势、魅力日益彰显.在交通的队伍中,女性,同样大放异彩.
期刊
科技日益发展和信息化全面普及的当今社会,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高校人才培养需求.本文研究探索了“互联网+教学”的一系列教学原理和
随着木材需求量的增大,如何合理利用木材已经成为木材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但要合理利用木材,必须对木材的性质及其变异做深入的研究,本文对云南两种阔叶材西南桦和木荷材性及其
作为一种新型还原剂,二氧化硫脲(TD)同传统还原剂保险粉相比具有还原性强、储存运输安全、用量少、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印染、造纸等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有人将TD应用于高岭土还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