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旱地土壤中氮磷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anxu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喀斯特地区,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喀斯特旱地进行采样分析和盆栽试验,对喀斯特旱地土壤中氮磷的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喀斯特地区石灰土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条件下喀斯特旱地土壤中氮磷含量出现明显差异,其碱解氮含量的大小顺序为蔬菜地>玉米地>烤烟地>玉米大豆间作地;有效磷含量的大小顺序为蔬菜地>烤烟地>玉米地>玉米大豆间作地。 2.采用无界小区径流法对不同土壤条件下喀斯特旱地地表径流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喀斯特旱地地表径流中NH4+、NO3-、PO43-存在明显差异,径流中NH4+、NO3-含量的大小顺序均为蔬菜地>玉米地>烤烟地>玉米大豆间作地;径流中PO43-含量的大小顺序为蔬菜地>烤烟地>玉米地>玉米大豆间作地。 3.喀斯特旱坡地地表径流中NO3-含量与土壤碱解氮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为0.912),径流中NH4+含量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为0.947),径流中PO43-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为0.962)。 4.喀斯特旱地土壤NH4+、NO3-、PO43-的迁移规律受植物(玉米、水芹菜、香根草、杨树、早熟禾)生长过程的影响, 不同植物生长过程中NH4+、NO3-、PO43-的迁移规律出现明显差异。 5.在不同施肥水平下,随着喀斯特旱地氮磷施用水平的增加,旱地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的含量也相应增加,渗漏水中氮磷的含量也相应的增加。
其他文献
本实验以辣椒(Capsicum annuumL.)、茄子(Solanum melongenaL.)、黄瓜(Cucumis sativusL.)、小白菜(Brassica rapaL.ChinensisGroup.)为试材,通过幼苗生长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土培条件
新疆是中国最主要的天然草地分布区域之一,其天然草地面积占全国的14.58%。过度放牧引起的天然草地退化是新疆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本试验是与世行项目配套的全球环境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