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曲率计算方法的分析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qsd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推导出两种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时角膜曲率的计算方法,并与临床常用的临床病史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临床上进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病例进行分析。每个病例进行术前、术后显然验光,术前、术后角膜曲率的测量。计算出其角膜球镜度数和LASIK手术后角膜球镜度数改变量。实验共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完成公式的推导,第二部分进行公式的验证。将观察的病例分为两组,在实验的第一部分,用第一组资料来推导出两个不同的曲率计算公式,即回归法计算公式和屈光状态依赖法计算公式。在的第一部分实验中,又按球镜度数的改变量,分为低、中、高三组。在实验的第二部分用第二组资料来验证公式,即将资料分别入三个公式进行计算,再将推导出的两公式计算的结果同现在临床上常用的临床病史法所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回归法计算公式:K回归=-5.657+1.115Kpost和屈光状态依赖:K屈光度依赖= Kpost -(0.24×ΔSEQco)法计算公式两种方法计算出的角膜曲率与现在临床常用的临床病史法所计算的角膜曲率有高度的相关性(p<0.01),各公式计算的K值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低、中、高三组中矫正系数不存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讨论:有屈光性角膜手术史的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时,患者角膜需通过计算公式进行校正,当术前的曲率值无法获得时,只了解手术前后屈光度的改变量时,可以选择屈光度依赖法计算公式:K屈光度依赖= Kpost -(0.24×ΔSEQco);在无法获得屈光手术前的任何资料时,还可以选择回归法计算公式:K回归=-5.657+1.115Kpost,来代替临床病史法计算公式,对术后曲率进行一定校正,使其更能反映角膜曲率的真实情况,使白内障患者获得较好的术后视力。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类以皮肤、内脏器官(肺、心脏、消化道、肾脏等)进行性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AI-CTD),可由于广泛的器官受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