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但是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清晰。肾细胞癌临床发病隐匿,出现症状时多为晚期,为提高肾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对其发生和发展机制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本课题以肾癌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E-cadherin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肾癌发生,浸润和转移的关系,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在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肾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疗与判断预后寻求潜在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有价值的分子指标。从而为肾癌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MSP)技术检测53例肾癌组织,53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E-cadherin基因的甲基化状态。2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S-P法检测53例肾癌组织,53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情况。3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E-cadherin基因在肾癌组及癌旁正常组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71.69%(38/53)和18.86% (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癌组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P<0.001);在肾癌组织中,E-cadherin基因在小于60岁组的甲基化发生率为76.92% (20/26),大于等于60岁组的甲基化发生率为66.67%(18/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甲基化率为66.67%(26/39),女性甲基化率为85.71%(12/14),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E-cadherin基因Ⅰ、Ⅱ期的甲基化率为83.33%(25/30),Ⅲ、Ⅳ期的甲基化率为56.52%(1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2, P <0. 05) ;E-cadherin基因在淋巴结转移组的甲基化率为75.00%(9/12),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甲基化率为70.73%(29/41),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43, P <0. 05)。2 E-cadherin在肾癌组及癌旁正常组中的蛋白正常表达率分别为16.98%(9/53)和84.91%(4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癌组的正常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P<0.001);在肾癌组织中,E-cadherin在小于60岁组的正常表达率为15.38% (4/26),大于等于60岁组的正常表达率为18.52%(5/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正常表达率为17.95%(7/39),女性正常表达率为14.29%(2/14),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E-cadherinⅠ、Ⅱ期的正常表达率为17.39%(4/23),Ⅲ、Ⅳ期的正常表达率为16.67%(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5,P>0.05);E-cadherin在淋巴结转移组的正常表达率为16.67%(2/12),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正常表达率为17.07%(7/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0,P> 0.05)。3β-catenin在肾癌组及癌旁正常组中的蛋白正常表达率分别为22.64%(12/53)和88.68%(4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癌组的正常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P<0.001);在肾癌组织中,β-catenin在小于60岁组的正常表达率为15.38% (4/26),大于等于60岁组的正常表达率为29.63%(8/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正常表达率为23.08%(9/39),女性正常表达率为21.43%(3/14),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Ⅰ、Ⅱ期的β-catenin正常表达率为26.09%(6/23),Ⅲ、Ⅳ期的正常表达率为20.00%(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4,P> 0.05);β-catenin在淋巴结转移组的正常表达率为6.25%(6/12),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正常表达率为29.73%(6/35),二者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4.764, P <0.05)。4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E-cadherin甲基化与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成负相关(r=-0.361,P <0.05);在蛋白水平,E-cadherin与β-catenin成正相关(r= 0.716,P <0.001),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E-cadherin甲基化与蛋白表达成负相关(r= -0.296,P <0.05)。结论:1 E-cadherin基因在肾癌组织的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提示E-cadherin基因甲基化可能参与了肾癌的发生。同时,该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该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检测可能对患者病情进展的评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 E-cadherin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提示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肾癌的发生有关。同时,在发生甲基化的肾癌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未发生甲基化的癌组织,提示该基因的甲基化可能是引起蛋白表达下降的机制之一。3β-catenin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提示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肾癌的发生有关。β-catenin在细胞粘附和信号传导的双重功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4 E-cadherin和β-catenin可能共同参与了包括肾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一系列病理过程。5肾癌组织E-cadherin基因甲基化的发生可能与β-catenin抑制表达有关,可通过β-catenin与Wnt传导通路产生交互协同作用,影响β-catenin的细胞内分布,共同影响肾癌的侵袭转移进程。同时,提示Wnt通路在肾癌中处于激活状态,表明该传导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肾癌的发生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