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30Mn-0.14C-7Cr-0.26Ni钢的微观组织调控和力学行为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0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多数的金属材料中,随着强度的增加,延伸率有所降低。高锰钢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持续的高加工硬化率使材料拥有良好强塑性匹配的目标得以实现,并在低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高锰钢在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一直以来得到世界各国材料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传统的Fe-Mn二元合金室温下屈服强度较低,只有约200 MPa,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满足工业需要。本文通过对在Fe-Mn-C三元合金中加入Cr和Ni合金元素,提高其强度、防腐性能和低温性能,并采用传统的冷轧及退火处理,对其微观组织进行调控,采用细晶强化、沉淀强化、固溶强化和位错强化等多种强化方式提高其屈服强度。本研究微观组织调控的前提是实现试验钢良好的强塑性匹配。通过组织调控,抑制拉伸变形过程中马氏体的产生,提高屈服强度。层状复合组织进一步提升试验钢的力学性能。本文通过95%冷轧与不同退火工艺相结合,成功制备了具有不同微观组织(晶粒的形貌和尺寸)的Fe-30Mn-0.14C-7Cr-0.26Ni钢样品:(1)完全层片组织,其平均层片间距为0.03~0.05μm;(2)由回复组织与再结晶组织交替构成的层状复合组织,其平均晶粒尺寸为0.65μm;(3)由等轴晶粒构成的完全再结晶组织,平均晶粒尺寸为0.80~14.05μm。对不同晶粒尺寸的样品进行了室温和低温(-180 oC)拉伸测试,对其力学行为和变形机制进行了研究。不同晶粒尺寸Fe-30Mn-0.14C-7Cr-0.26Ni钢样品的拉伸曲线表明:无论是在室温还是低温条件下进行拉伸,不同晶粒尺寸样品的拉伸曲线展现出了不同的流变状态:晶粒尺寸为0.65、0.80和1.07μm样品的拉伸曲线中可以观察到有屈服平台出现,其他晶粒尺寸样品的拉伸曲线中没有观察到屈服平台,曲线为连续流变。晶粒尺寸和变形温度对Fe-30Mn-0.14C-7Cr-0.26Ni钢的变形机制有显著的影响。室温条件下,晶粒细化抑制形变孪晶的形成;低温条件下,晶粒细化不但抑制形变孪晶的形成,同时还抑制马氏体相变。无论是在室温还是在低温条件下,Fe-30Mn-0.14C-7Cr-0.26Ni钢的主要变形方式都为位错滑移和形变孪生。通过对室温条件下Hall-Petch方程的建立,发现细晶组织的Hall-Petch斜率高达1115 MPa·m1/2,远高于粗晶组织的Hall-Petch斜率,说明细化晶粒能显著提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对Fe-30Mn-0.14C-7Cr-0.26Ni钢存在的五种强化方式:细晶强化、沉淀强化、固溶强化、位错强化和晶格摩擦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五种强化方式对屈服强度的贡献。计算结果表明:细晶强化、沉淀强化和位错强化对屈服强度的贡献较大,而固溶强化和晶格摩擦对屈服强度的贡献相对较小。总之,本研究通过对高锰钢成分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在较低成本和简单工艺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优化。
其他文献
储望华作为二十世纪专注于钢琴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以其精湛的作曲技法活跃在钢琴音乐创作的舞台上。他凭借独特的创作风格汲取我国民间音乐养分,创作出的钢琴音乐作品既含有丰富的民族内涵又具备鲜明的时代性。《前奏曲六首》均为储望华较早的创作生涯时期,体裁短小凝练,运用了我国民族五声性曲调与西方多声部创作技法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对作品中的和弦材料、调式材料、和声进行等民族化的和声手法,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进
乔治·凯兴斯泰纳(Georg Kerschensteiner,1854-1932)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改革家,是该时期倡导国民教育的主要代表人,同时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突破了以往公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以“培养有用公民”这一根本目标为中心,依靠劳作学校和职业学校进行教育改革,为公民教育的实践开创了新的模式,不仅影响了德国公民的培养方向,也为世界各国公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
本文研究对象为土库曼斯坦初级汉语学习者汉语单、双字调发音和感知情况,通过实验找出其发音和感知偏误规律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本文包含两部分实验,实验一是产出实验,将对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汉语单字调、双字调的发音特征进行考察,具体操作是将中国发音人与土库曼斯坦发音人的发音结果进行对比,从时长、调域、调形和调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实验二是感知实验,将对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对汉语普通话的单、双字调
行人重识别在智能监控和智慧城市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近年来,行人重识别方法大多通过身体部位视觉语义信息指导网络学习行人的局部特征,然而行人重识别的图像主要来自现实场景的视频监控,还存在着遮挡、分辨率低的问题,此时人的轮廓信息就是一个重要的视觉语义信息。为了增强行人重识别方法在现实场景中的适用性,本文提出使用多个身体部位信息和人的轮廓信息组成多视觉语义信息,研究、设计多视觉语义信息嵌入的行人重识别方
采用DNAStar MegAlign中的Clustal W算法比对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发现AZI1 (AZELAIC ACID INDUCED 1)与EARLI1亚家族其他基因有很高的同源性,AZI1编码产物具有保守的富含脯氨酸结构域和8半胱氨酸基序。通过PLACE数据库对AZI1上游调控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该基因启动子中存在冷应答核心元件CCGAC,因此推测AZI1与低温胁迫有关。RNA印迹实验结
研究背景:非冬眠动物在经历废用、失重、缺氧、缺血再灌注、禁食等极端条件时,骨骼肌会发生显著萎缩,并且功能受到极大损害,然而冬眠动物在冬眠期经历相同极端不利条件时,能够相比于非冬眠动物更好的保持骨骼肌的质量和功能。通过研究这种天然的抗萎缩机制,以期寻找到预防骨骼肌萎缩或治疗萎缩的策略。已有研究表明,哺乳动物骨骼肌中快缩肌和慢缩肌是非同质性的,本实验室前期蛋白质组学结果亦证明,在蛋白水平达乌尔黄鼠两种
动态多目标优化作为一种具有多个目标的随机性优化问题,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系统设计、网络通信、船舶推力分配、投资管理等诸多优化领域。该研究难点在于如何在检测到环境变化后及时启动环境响应策略,设计更为全面、高效的环境响应策略及时迅速地响应环境变化,进一步提升优化效果,解决实际优化问题。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总结与分析,并针对现有算法环境响应策略的不足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开展动态多目标优
葡萄的夏芽具有早熟性,一年可多次生长为副梢。在造成树体营养分散的同时,修剪副梢也会增加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除此之外,病原菌会侵染修剪留下的伤口,带来病害传播的风险,影响葡萄的生长和发育。研究表明,植物中的分枝转录因子BRC1对于调控分枝具有重要作用。课题组前期应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独脚金内酯抑制葡萄夏芽萌发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出三个BRC1的同源基因VvBRC1、VvBRC2、VvBRC3,且
为正确执行逻辑靶场事件,充分利用试验与训练使能体系结构(test and training enabling architecture,TENA)资源,对逻辑靶场操作流程进行剖析。理清TENA与逻辑靶场之间的关系,明确TENA资源的种类,在对逻辑靶场操作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逻辑靶场操作的过程及主要活动进行详细设计。结果表明,该设计为顺利实施LVC测试训练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