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断地升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问题,目前,治疗冠心病有药物、溶栓、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等多种途径,其中,随着PCI在临床的大量应用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它已成为一种常规性治疗冠心病的措施,并且治愈率很高。但是PCI治疗只能解决一次心脏问题,病人的身心恢复和远期预后仍然要受到很多危险因素的制约。因此,有效地巩固和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采取各种康复措施仍是必要的。现代医学对心脏康复的定义为“使心脏病病人获得最好的身心和社会状况,使病人重新恢复其在社会中尽可能正常的位置,并能自主生活”。目的通过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和临床价值,为未来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康复及远期预后提供一定的康复医疗方案与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中,选择安阳市中医院心病一科2014年1月到2014年7月的住院治疗病人,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把80例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40例,以下简称“康复组”)和传统治疗对照组(40例,以下简称“对照组”)。康复组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康复组在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相同的传统常规治疗,不给予康复治疗,进行三个月的治疗康复后,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6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室的射血分数、踝臂指数的比较,以此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三个月的观察结束后,对患者基线资料及各项观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变支数、血压、血糖等基础资料,结果未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通过六分钟的步行距离实验发现两组患者的运动距离都有一定的提高,通过配对t检验,两组的差异性显著,康复治疗的一组实验结果优于传统治疗的一组(P<0.05)。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方面数值,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组的踝臂指数变化显著性突出,对照组则相反。康复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在PCI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增加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提高左心室的射血分数,改善踝臂指数。这表明积极正确的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增强心脏功能,降低血管僵硬度,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