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垦区五九七农场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yt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不同区域土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客观上都存在着区位差异,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结构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也存在区域差异性。要正确识别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式是否合理,应重视区域的差异性。土地利用分区是根据区域差异性来划分土地利用的基本单元或用地类型区的过程以及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进行土地利用分区,有利于土地合理科学利用,真正达到人地关系和谐,进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垦区五九七农场的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实现对乡级土地利用分区的探索。本文在充分研究了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将三类土地利用分区进行了全面的对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分区,并且探索性地将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作为土地利用用途分区的指导,又依据土地利用用途分区与土地利用管制分区的对比关系,进行土地利用管制分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符合研究区实际,同时也弥补了过去分区中规划编制人员凭借经验做定性分析的不足,是今后土地利用分区的一种趋势。研究以黑龙江省红兴隆垦区的重点示范农场—五九七农场为例,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现状三方面研究了五九七农场的区域差异,分析了五九七农场土地利用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以五九七农场的52个作业站为评价单元,从土地资源利用的结构、投入、产出、生态和动态5个方面,构建五九七农场的综合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GIS中的自然断点聚类法,根据土地利用综合评价值,得到初步分区结果,通过定性修正,得到最终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综合分区分为西南城镇发展区(Ⅰ)、完达山北麓林牧业土地利用区(Ⅱ)、三江平原中部农业土地利用区(Ⅲ)和三江平原南缘湿地土地利用区(Ⅳ)4个土地利用区,并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调控方向。以五九七农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为指导,结合各部门专项规划,按照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规程,将五九七农场划分为一般农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村镇建设用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林业用地区等5个用途区。根据土地利用用途分区与土地利用管制分区之间的关系,结合红兴隆管理局主体功能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增减挂钩工程等,划定研究区管制分区的边界,确定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的范围。
其他文献
该文对肉桂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抗糖尿病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菌作用及其他作用进行叙述,以其药理作用机制,以此引起人们对肉桂药用价值的重视,尤其是其预防和遏制糖尿病发生
目前,手机Wi-Fi功能与教育教学结合成为一种趋势。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在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环节运用手机Wi-Fi功能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生本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晋东南地区地理、气候环境,通过对粮药间套作条件下苦参碱含量、产量及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分析,探明粮药间套作条件下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及经济效益
针对水中爆炸中涉及的多介质高压比和高密度比数值计算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该类问题的可行性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程序实现.该方法利用位标函数追踪多介质流体运动界面,采
从1999年开始,科技部专门针对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于2000年2月,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上海产业化基地正式批准建立,此后又建起了北京、西安、成都、
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通信通道中存在通信时延,而且机器人模型存在不确定性,以致可能造成系统不稳定和操作性能降低.针对通信时延和系统不确定性,利用鲁棒控制理论,提出用力、
为了探索蓝墨云班课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本文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例,选取高职护理专业110人为实验组,采用蓝墨云班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选取107人为对照组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用材树种,也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马尾松人工林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人工林之一,其分布面积仅次于杉木和杨树,达到33
“教师专业化”一直是全球范围内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之一。促进教师教学专业发展,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已经成为众多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识。本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乳业大省,全省大部分地区地处被称为“世界奶牛带”的北纬43°到48。之间,在原料奶的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2002年黑龙江省启动了一项重项目--“奶业振